•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 正文

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

[05-14 00:52:47]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604

概要: 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满一年之后,又升迁为大理卿。高宗曾经问唐临在押囚犯的数目,唐临的回答很合皇帝的心意,皇帝高兴他说:“我从前作东宫太子的时候,你已经在侍奉我,我承继皇位,你又居近职,因为从前对你的委重,所以让你担任这个职务。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阀。”高宗又曾经亲自记录死囚的姓名,以前的官员裁断的死囚都号叫喊冤,唯独唐临裁断的死囚没有喊冤。皇帝很奇怪,向他询问原因,死囚说:“我确实犯了罪,唐卿的裁断既然不是冤枉我,所以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皇帝叹息了很久说:“主掌讼事的人不应当像这样吗!” 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第二年,……不久升迂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历任兵部、度支、吏部尚书。显庆四年,因事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在任上去世,时年六十岁。四、(18分)15.(8分) (1)(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未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2)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

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满一年之后,又升迁为大理卿。高宗曾经问唐临在押囚犯的数目,唐临的回答很合皇帝的心意,皇帝高兴他说:“我从前作东宫太子的时候,你已经在侍奉我,我承继皇位,你又居近职,因为从前对你的委重,所以让你担任这个职务。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阀。”高宗又曾经亲自记录死囚的姓名,以前的官员裁断的死囚都号叫喊冤,唯独唐临裁断的死囚没有喊冤。皇帝很奇怪,向他询问原因,死囚说:“我确实犯了罪,唐卿的裁断既然不是冤枉我,所以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皇帝叹息了很久说:“主掌讼事的人不应当像这样吗!”

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第二年,……不久升迂

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历任兵部、度支、吏部尚书。显庆四年,因事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在任上去世,时年六十岁。

四、(18分)

15.(8分)

(1)(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未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2)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



11、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①也。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是好宰相。”未几,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未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册》②。”道知之,召赞谓曰:“《兔园册》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聊,何浅狭之甚耶!”赞大愧焉。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

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记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陛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

注:①湛如:安然。②《免园册》:书名,即《兔园册府》,唐人编著,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童蒙读本。今佚。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恒其业 恒:固定

B.可以喻大 喻:比喻

C.道能讽之 讽:背诵

D.遽命道对面草词 遽:立即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果为马所颠仆

吾属今为之虏矣

B.不敢怠于衔辔

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C.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一以委之

将以衅钟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 )

①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②崇韬所谏,未至过当 ③唐未衣冠,履行浮躁 者,必抑而置之 ④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⑤何浅狭之甚耶 ⑤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

B.任赞的戏语是讥讽冯道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水平不高。

C.冯道以其胆识劝谏庄宗,并指出了庄宗所为的不妥之处。

D.冯道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规劝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1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俄而崇韬人谢,因道之解焉。(3分)

译文:

(2)陛下以至德承大,天以有年表瑞。(3分)

译文:

【文言文答案及译文】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解析:讽,吟咏。

12.D解析: A.被 B.对 C.取独 D.把,用

13.C解析:①说明冯道好学能文。④说明冯道忠于职守。⑤冯遭批判朝中士子学识浅显。

14.A解析:过分绝对、以偏概全,文中写出孤寒士子中衣饰浮夸者未被任用。

参考译文:

冯道,字可道,饥州景城人,他的祖上或为农或为懦,行业不固定。冯道年少性格淳朴忠厚,好学问且擅长做文章,不以粗食布衣为耻,除了奉承双亲外,只以背诵吟咏为业,即使大雪封门,灰尘满床也安然其中。不久升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管书记,当时庄宗正攻占河北,文笔之事十分繁忙,全部委任给冯道。

庄宗与粱军在河两岸对垒,一天,郭崇韬认为诸军校人数口粮太多,军队很难承受,请求减少粮用开支。庄宗动怒了,说:“我为卖命的军卒定粮用都不自由,那河北三镇领地之内的三军将士另选一人为主帅,我请求回太原封地来给贤能之人让路。”立即命令冯道当面起草文辞,并将草成文书示众。冯道持笔良久不动,庄宗面色严肃不断催促他。冯道慢慢地回答说:“我负责文笔之事,怎敢不按命令去做,现今您屡建功勋,刚刚平定南方贼寇,郭崇韬所奏谏的情况也没有什么过分的,您拒绝抵阻也就可以了,却不可以用刚才的话使众人议论纷纷。如果敌人知道了,可知大王与臣下不和。您若可以深思熟虑刚才的话,那么天下就太幸运了。”一会儿郭崇韬进前向庄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庄宗的冲突,人们都开始称道他的胆识。

明宗入主洛阳,就对身边近臣安重海说:“先帝时冯道官位何处?”重海说:“最近升为翰林学士。”明宗说:“这个人我一向熟知,是个宰相的好人选。”不久,升迁为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凡是孤困贫寒的书生,胸怀才学,有知识的,冯道都会引荐任用;但着唐末衣冠,行为举止浮夸的人,冯道必定会压制置之不理。工部仕郎任赞,趁退朝时,和同僚在后面戏弄冯道说:“如果走得太快,一定会掉下《兔园册》。”冯道知道了,召来任赞说:“《兔园册》都是天下名儒所著而合集,我可以吟咏它,可朝中的官员们只看看官样文章,花哨文句,便可以考取举子,都窃取公卿相位,多从肤浅粗陋?”任赞惭愧不已。

天成,长兴年间,天下和乐丰收,朝中无大事。明宗每日纵情欢愉,派冯道探访外事。冯道说:“陛下用最高道德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显示吉祥,陛下更需每天谨慎,来答谢上天之美意,臣经常记起先皇在霸府的时候,我曾奉命出使中山。因路途险要,到井径险关时只担心马有失蹄,不敢有一丝怠慢。等走到平地,就不再控制马匹,结果被马摔了下来,几乎到了受伤的程度。我所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它来比喻大事。陛下不要因为四海丰收太平就纵情安逸享乐。兢兢业业治理天下,是臣的希望啊。”明宗深感冯道言之有理。

四、(22分)

15.(4分)

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一处扣1分。

庄宗与粱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12、福建卷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 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仍,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鳌。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文言文复习要点: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