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 正文

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

[05-14 00:52:47]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604

概要:参考译文: 我年少时家住汉东,汉东偏僻闭塞无学识渊博的人,我家又穷困没有藏书。州南有一大户姓李,他的儿子尧辅好读书。我还是孩童时多次到他家玩耍,见到在隔壁有许多旧书贮存在破筐里,打开一看,是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篇页脱落,页章颠倒没有次序,于是就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读后,发现它语言深厚,主题雄博,但我还年少,不能全都明了文章含义,只不过看它渊博浩大,很可爱的样子。 在那时,天下都仿效杨、刘作品,称为时文,擅长者便可考取科举,换得功名声闻,用来在当世炫耀,却从没有人称道韩愈文章,我才要考进士,用礼部中的诗赋为范本,写文章十年科考有七次参加州试而被废黜,于是就取出珍藏的韩愈文章再读,不由喟叹说:“学写文章的人应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竟奇怪当时的人文不载道,而回忆自己没有时间学习领悟,只是白白的在心中怀念。因此说:我考进士是为得俸禄养活双亲,如果得到名利,便会尽力于这种文章,来报答它实现了我的志向。 以后七年,我考取三甲,在洛阳为官,那时严师鲁的徒弟都在,就与他们一起写古文,我趁机拿出所珍藏的《昌黎集》并补充、修订它,寻求别人或别家中有的旧版本来核

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参考译文:

我年少时家住汉东,汉东偏僻闭塞无学识渊博的人,我家又穷困没有藏书。州南有一大户姓李,他的儿子尧辅好读书。我还是孩童时多次到他家玩耍,见到在隔壁有许多旧书贮存在破筐里,打开一看,是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篇页脱落,页章颠倒没有次序,于是就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读后,发现它语言深厚,主题雄博,但我还年少,不能全都明了文章含义,只不过看它渊博浩大,很可爱的样子。

在那时,天下都仿效杨、刘作品,称为时文,擅长者便可考取科举,换得功名声闻,用来在当世炫耀,却从没有人称道韩愈文章,我才要考进士,用礼部中的诗赋为范本,写文章十年科考有七次参加州试而被废黜,于是就取出珍藏的韩愈文章再读,不由喟叹说:“学写文章的人应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竟奇怪当时的人文不载道,而回忆自己没有时间学习领悟,只是白白的在心中怀念。因此说:我考进士是为得俸禄养活双亲,如果得到名利,便会尽力于这种文章,来报答它实现了我的志向。

以后七年,我考取三甲,在洛阳为官,那时严师鲁的徒弟都在,就与他们一起写古文,我趁机拿出所珍藏的《昌黎集》并补充、修订它,寻求别人或别家中有的旧版本来核定它,在那以后,天下求学之人,渐渐开始趋向于仿古,于是韩愈之文流行世间,至今大概有三十余年了,求学之人只学韩愈古文,可称得上盛况空前了。

唉,文道本来就有在年代之远时盛行,在近世却凝滞不前的,有在过去被忽视,而在今天却被世人认为珍贵的区分,并不是世俗之人的好恶使它这样的,是这文中蕴含的道理令他如此的,况且孔、孟之道称雄一时,而效仿其方法的千万的人,但是韩愈的文章隐没于凡世二百多年,以后影响力又大于现今,这并非是大家的喜爱、厌恶所致,而是因为时间越久,文道越清楚,不可磨灭。即使一时间光芒被遮蔽,但最终也会光耀万世,文道也是同样道理。

我从韩文那里起步,那时正是它沉废之时,我本来就知道它不足以追名逐利,于是深入地学习它,那我所学到的,会是急功好利之人的用处吗?学的志趣久了也就达到了。所以我为仕,得志时不狂喜,不得志时不惧怕,大概是立志在先,那么所学者也就平静如此了。

集本在蜀地问世,文字的刻印比现在俗本精美,但错误多,在这三十年中,只要听闻人有好的版本,我一定找来校定,在它之后的版本卷供不够的,现在不再增补的,我都增补上原有的内容,我家里藏书万卷,只有《昌黎先生集》是旧版本,唉,韩氏的文章、道理,万世被人尊重,天下人共传扬,我对于这本书,只因它是旧的东西而珍惜它。

15. (1)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本句为陈述句、省略句,需译出其实词意、虚词意、句式和语气来,以达到信达雅的目标。重点是省略的介词“于”和宾语“之”的补出和翻译。)

(2)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本句为议论句。重点是古今异义词“学者”“至于”的理解翻译。)

(3)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本句也为议论句。重点词有“特”。)



10、山西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未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货,至时毕集谐狱,临因是知名。

再迂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 彦等申叩冤系三千徐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 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憧误将馀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间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迂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坐馅事太子勇诛死 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B.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西伯,伯也,拘于麦里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王授壁,相如因持壁却立

D.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唐临“宽于待物”的一组是( )

①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馀人 ③今日气逆, 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④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⑤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⑤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于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译文:

(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译立:

【文言文答案及译文】三、(12分,每小题3分)

11.C解析:这里“请假”意为:“同意轻囚的休假要求。”

12.A解析:第一个“且”意为“应该”;第二个“且”为“将要”。

13.B屏析:②讲的是“政绩”;⑤讲的是“断案清廉”。

14.D解析:“……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不准确。

参考译文:

唐临,是京兆长安人,周内史唐瑾的孙子。他的先祖是从北海迁移到关中的。他的伯父唐令则,开皇未年担任左庶子的职务,因为谄媚的侍奉太子勇而被杀。唐临和他的兄长都有好的名声。……他出仕担任万泉县的县丞。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未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唐临说:“明公如果有什么疑问,我请求自己来承担罪责。”县令于是同意轻囚的休假要求,唐临召来轻囚全部让他们回家耕种,与他们约定好(时间),让他们回到系所,轻囚们都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们全部集合一起回到了监狱,唐临因为这件事而出了名。

唐临又升迁为侍御史,奉命出使岭外,接替交州刺史李道彦等审理涉及三千余人的冤案。后来累官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唐临性情俭朴寡欲,不修宅第,服装用具都很简单朴素,对待事物很宽容,他曾经想要去吊丧,让家僮回家取白色的衣衫,家僮拿错了,心中害怕,不敢呈给唐临。唐临察觉了这种情况,就派人把家僮召来对他说:“今天气逆,不适合哀伤哭泣,刚刚让你去取白色的衣衫,就不要去了(暂且停止这件事吧)。”又曾经让人煎药,那人没按程序煎,唐临暗中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因,说:“阴暗不适宜服药,应该马上把它丢弃了。”竟然没有张扬他的过错,唐临宽于待人到这种程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文言文复习要点: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