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 正文

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

[05-14 00:52:47]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604

概要: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 (2)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译文: 【文言文答案及译文】三、(12分,每小题3分)10. C解析:质:抵押。11.B解析:前一个“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后一 个“其”:译为“它的”。A. “以”:凭。C. “与”:跟,同,介词。D. “而”:却,可是,转折连词。12.D解析:D.宾语前置句。A.省略句。B.省略句。 C.介词结构后置句(或状语后置句)。题干中“唯巫言是用”是宾语前置句。13.A解析:文中没有提到他“家贫”的情

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

(2)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译文:

【文言文答案及译文】三、(12分,每小题3分)

10. C解析:质:抵押。

11.B解析:前一个“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后一 个“其”:译为“它的”。A. “以”:凭。C. “与”:跟,同,介词。D. “而”:却,可是,转折连词。

12.D解析:D.宾语前置句。A.省略句。B.省略句。

C.介词结构后置句(或状语后置句)。题干中“唯巫言是用”是宾语前置句。

13.A解析:文中没有提到他“家贫”的情况。

参考译文: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小时候行为放荡不拘束,自以为很有气节。长大后改变了以前的做法,立志求学。跟随计吏进京,乡亲们聚集钱财赠送他并为之送行。等到回来的时候,他把剩余的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说:“这钱,是乡亲们用来资助入京应诏的人,不可以做别的事。”他将要走时听说乡人生病了,想到:“我回去了,那么他就可能死掉啊!”于是留下来不走,照顾病人。等病人病好了,就用自己的马来载病人,自己徒步回去了。

孙沔征伐侬谣时,侯可请求参与军事,被表奏有功得到了官职,做巴州化城的知县,巴地的风俗崇尚鬼神而废弃医术,只听从巫师的话来治病,娶媳妇必要索取钱财,穷人家的女儿至老也不能出嫁,侯可订立规约制度,判违反者有罪,基本地改变了当地的不良风俗。后来调任华原主簿,有的富人在田籍上并没有登记他们的土地数量,却让别人抵押田契给他达上万亩。侯可责令他们交齐一年的租税。他一早就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郡吏赵至诚贪婪狡猾凶狠残暴,把持下属的短处,身边的人对他无可奈何,侯可暴露他的罪行,将其带枷押入狱中,向州官言明判其死罪,听到的人无不感到快慰、佩服。

他做仪州判官时,正值西夏侵犯边关,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急忙把他的骑兵分为三四支,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夏人围着山转着走,偶尔看到侯可的零星部队,怀疑是侯可的诱敌之兵而不敢攻击。韩琦镇守长安,推荐侯可做泾阳县知县。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八千顷,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了他的功绩。

侯可轻财乐义,把别人的急事当作自己的急事,把别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他和田颇是好友。田颜病重,不远千里来求医,还没回归就死去了,死后眼睛也没闭上,有人说:“大概是在等候君吧?”将要装殓的时候,侯可到了。他用手抚摸好友,他才闭上了眼睛。田颜汾有子女,不能够下葬,侯可辛辛苦苦多方谋划,卖衣做活,最终埋葬了他。正值天冷,侯可穿着单衣过活,有人赠送给他白金,他就用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

一天他从远方归来,家人把家中的团境告诉了他,适逢友人郭行敲他家的门说:“我的父亲生病,医生索要百千钱,卖了我家的房子也凑不够这钱。”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关中地区的人们都称赞他贤能。

14. (6分)

(1)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

(2)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附录:寻找到此书换取500元(第一本):《高考语文考点知识手册》王晓林编写。Wxi689a@163.com

8、湖北卷:

阅读下面一段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跃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故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那?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撅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仵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友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②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⑤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 ①④⑤

C.②④⑥ D. 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超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 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邀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文言文答案及译文】三、(12分,每小题3分)

11.A解析:鄙:知识浅陋的人。

12.B解析:两个“所”均是“所+动词”的形式,和后面的动词译成代词“……的”。A.前一句中的“以”为词把。后一句中的“以”为介词因为。C.前一句中的 “而”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后一句中的 “而”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D.前一句中的“之”为代词“他”。后一句中的“之”为助词“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文言文复习要点: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