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 正文

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

[05-14 00:52:47]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604

概要:北京 王晓林 保留试卷及试题顺序:1、全国(一); 2、全国(二);全国(三);4、北京;5、上海;6、天津;7、重庆;8、湖北;9、湖南;10、江西;11、辽宁;12、福建;13、山东;14、浙江;15、江苏;16、广东试卷使用说明:1、全国(一)供河北、河南、安徽、山西、海南5省采用; 2、全国(二)供广西、黑龙江、吉林3省区采用);3、全国(三)供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宁夏、陕西、内蒙、新疆8省区采用。附录:寻找到此书换取500元(第一本):《高考语文考点知识手册》王晓林编写。Wxi689a@163.com1、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受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迂,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

2017年高考文言题全解全译,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北京 王晓林

保留试卷及试题顺序:1、全国(一); 2、全国(二);全国(三);4、北京;5、上海;6、天津;7、重庆;8、湖北;9、湖南;10、江西;11、辽宁;12、福建;13、山东;14、浙江;15、江苏;16、广东

试卷使用说明:1、全国(一)供河北、河南、安徽、山西、海南5省采用; 2、全国(二)供广西、黑龙江、吉林3省区采用);3、全国(三)供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宁夏、陕西、内蒙、新疆8省区采用。

附录:寻找到此书换取500元(第一本):《高考语文考点知识手册》王晓林编写。Wxi689a@163.com



1、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受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迂,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以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迂户部中大夫。时有好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②。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烙也?”又司空许国公字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未粮粟莫不备足。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溢曰贞。(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 (tī)揭发。②瘳(chōu):病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举手指之而言

吏人莫不怀之

B. 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C.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D.并收庸为市官马

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好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以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打,所以位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慧,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但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们都为此感到荣耀。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译文: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

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译文:

【文言文答案及译文】

8.B解析:A.代词,代前面所述对象。B,前一个语尾助词,“呢”;后一个为代词,“他”。

C.所十动词的形式,译成代词。D.动词,“做”。

9. B解析:B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其他各项所指陈述对象和题干不搭配。

10. C解析:“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原文无此意,原文是李贵听说裴侠任工部大夫一职时,自己害怕。

参考译文:

裴侠字嵩和,是河东解人。七岁了,还不能说话,后来在洛城看见一群乌鸦遮蔽了天空,抬起手指着乌鸦就会说话了,于是聪慧记忆深刻,不同于平常的儿童。十三岁,父亲去世了,他哀伤得像成年人一样。魏正光中年间.渐渐的升到义阳郡守职位。武卫将军向帝推荐裴侠,授予左中郎将官职,到帝向西迁移,裴侠将要随帝西行可是妻子儿女还在东郡。荥阳郑伟对裴侠说:“天下正乱,不知道你们居住在哪里,哪如在东郡靠近妻子儿女,慢慢地选择好的居地呢。”侠说:“既然吃别人的俸禄,难道让妻子儿女困住?”就随从帝入关。授河北郡守,侠亲自做事平时很节俭,吃的都是普通的饭菜罢了,下人没有不怀念他的。这郡旧的体制,有打鱼狩猎的三十人未供养郡守,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部遣散了。又有士兵三十人,供郡守使用,侠也不让他们为自己做私事,并收这些人做市官马。一年多已经积累成群的马匹。他离开职位的那天,丝毫不取。人们歌颂他说:“美好的食物不吃,不用士兵,裴公美好的品德,应该是世人的楷模。”全国上下都信服他,称他是“独立使君。升户部大夫。当时有一自私的吏主看守仓库,几年私藏到千万,到侠在此地做官,振作精神想办法揭发,几月之内,奸险偷窃的人大致都尽了。转任工部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在府中悲伤的哭泣,有人问他原因,回答说:“掌管的财物,很多变为自己用,裴公是有名的清正严厉之人,害怕获罪因此哭泣。”侠听说这件事,答应让他自首。李贵自己说藏钱五百万。侠曾经遇病沉迷委顿,朋友担心他,忽然听到五声鼓响,便立即惊起,环顾左右说:“可是回府”。自己的病因此而痊愈。晋公护听到这件事后说:“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又有司空许国公守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一并来问候裴侠,居住的房屋,免不掉霜露,贵等人回去,向帝说起此事。帝怜矜他的贫困,就建造起居的房屋,并赏赐他良田十顷,奴隶、耕种的用具粮种没有不准备充足的。缙绅都把这作为光荣的事。裴侠在职位上死去,溢号叫贞。

四、(23分)

11.(10分)

(1)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2)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

2、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今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礼。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文言文复习要点: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