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 正文

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335

概要:5、副词,复句的后一分句前,可是,例如:⑴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⑵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6、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例如: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⑶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7、副词,乃至、甚至,例如:蒙冲斗舰乃以千数。8、副词,而、又,例如: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9、代词,他的、你(们)的,例如:⑴是芋视乃妇也。⑵家祭无忘告乃翁。⑶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参见1页“而”字第9项)若1、连词,表假设,“我若战死在沙场,切莫为我而悲伤”的用法,例如:⑴今若断斯织也……⑵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⑶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⑷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⑸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⑹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⑻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⑼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⑽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2、动词,像、好像,例如:⑴若无罪而就死地。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⑶若是其甚与?⑷仿佛

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5、副词,复句的后一分句前,可是,例如:

⑴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⑵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6、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例如: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⑶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7、副词,乃至、甚至,例如: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8、副词,而、又,例如: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9、代词,他的、你(们)的,例如:

⑴是芋视乃妇也。

⑵家祭无忘告乃翁。

⑶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参见1页“而”字第9项)









1、连词,表假设,“我若战死在沙场,切莫为我而悲伤”的用法,例如:

⑴今若断斯织也……

⑵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⑶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⑷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⑸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⑹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⑻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⑼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⑽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动词,像、好像,例如:

⑴若无罪而就死地。

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⑶若是其甚与?

⑷仿佛若有光。

⑸其若是,孰能御之。

⑹貌若甚戚者。

⑺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⑻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⑼形若土狗。

⑽其翼若垂天之云。

⑾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3、介词,像、好像,例如:

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⑵细若蚊足。

⑶视其中,则干若败絮。

⑷呆若木鸡。

⑸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代词,你(们)、你(们)的,例如:

⑴若所市于人者。

⑵若毒之乎?

⑶更若役,何富贵也。

⑷若为佣耕,何富贵?

⑸若翁廉。

⑹若何为生我家?

⑺若入前为寿。

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⑼予我千金,吾生若。

⑽若素名勇。



5、代词,此、如此、这样,例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6、副词,至于,例如: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7、词尾,例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若此〗

如此,这样,例如:

⑴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

⑵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夫〗

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参见5页“且夫”)



〖若定〗

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如:指挥若定。



〖若何〗

怎么样,例如:以闲敝邑,若何?



〖若干〗

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许多”、“多少”,例如:车后若干递送夫。









1、助词,作形容词、动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例如:

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⑵康肃忿然曰……

⑶杂然相许,其妻疑曰……

⑷夫子喟然叹曰……

⑸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参见2页“乎”第8项,9页“焉”字第6项)



2、助词,用在句末,“……一样”,例如:

⑴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⑵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3、动词,是、对、正确,例如:

⑴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

⑵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

⑶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⑷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

⑸曰:然,有是言也。



4、代词,如此、这样,例如:

⑴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

⑵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⑶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

⑷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⑸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

⑹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⑺煣使之然也。

⑻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⑼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



5、连词,然而、但是,例如:

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⑵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⑷然君之职分难明。

⑸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⑹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⑺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⑻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⑼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然后〗

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如:

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

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

⑸然后得一夕安寝。

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⑺然后以六合为家。

⑻然后渡扬子江。

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⑾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则〗

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

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⑶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⑸然则废衅钟与?

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

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然而〗

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还)……”,表转折,一般不用翻译,例如:

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⑵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语气助词,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例如:

⑴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⑵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⑶吾计决矣。

⑷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2、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末,例如:

⑴甚矣,汝之不惠。

⑵吾村亡无日矣!



3、语气助词,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例如:

⑴公子勉之矣!

⑵盖亦反其本矣。



4、语气助词,用于句中,在前一个分句之后,表示停顿,例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矣哉〗

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例如:嘻,技亦灵怪矣哉!





本材料特点说明:

1、选定的20个虚词,包括教学大纲所列15个以及列到实词当中的3个(何、乃、若),又酌情增加了2个(然、矣)。

2、对每个词语的解释都比较全面,并不仅仅只解释用为虚词时的意义和用法,用为动词的名词的,都解释了。并列出了一定数量双音节多音节词语。

3、尽量都给一个确切的实事求是的说法;义项的排列顺序考虑到了其间的内在联系,非常有利于“知其所以然”。这应该是本材料最值得注目的地方。

4、例子从多不从少,有助于培养文言语感。材料中例子的排列顺序做到了在必要的地方尽可能与解说相对应。

5、穿插了少量的辨析,指出了参见的位置,借此庶几可以举一反三。

6、供高三学生总复习时使用。建议学生一天通读一个虚词的内容,仔细琢磨其中每一个例句,掌握同一义项的共同特点,领会义项与义项的区别。

7、学识所限,精力所限,可参考的资料所限,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热烈欢迎各种批评意见。



车传鹤于深圳高级中学

2003.03.13

 作者邮箱: chechuanhe@sina.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运用现代理论 指导语感培养
《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相关文章
  1. 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
  2. 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
  3. 中高考考试七种调节心理方法 高考复习(高三下册)
  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
  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
  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
  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