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⑼遽扑之,入石穴中。⑽聚之咸阳。5、代词,我,例如:⑴君将哀而生之乎?⑵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⑶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⑷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⑸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⑹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6、结构助词“的”,用在偏正结构中,例如:⑴永州之野产异蛇。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⑶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⑷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⑸近塞之人,死者十九。7、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⑵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⑷媪之送燕后也……8、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如:⑴何陋之有?⑵宋何罪之有?⑶何功之有哉?⑷姜氏何厌之有!⑸句读之不知……⑹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9、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⑴冠切云之崔嵬。⑵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⑶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⑷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0、助词,调整音节,无实义,例如:⑴顷之,烟炎张天。⑵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11、有时用在句末,像代词,但翻译出
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⑼遽扑之,入石穴中。
⑽聚之咸阳。
5、代词,我,例如:
⑴君将哀而生之乎?
⑵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⑶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⑷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⑸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⑹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6、结构助词“的”,用在偏正结构中,例如: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⑶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⑷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⑸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7、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
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⑵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⑷媪之送燕后也……
8、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如:
⑴何陋之有?
⑵宋何罪之有?
⑶何功之有哉?
⑷姜氏何厌之有!
⑸句读之不知……
⑹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9、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⑴冠切云之崔嵬。
⑵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⑶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⑷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0、助词,调整音节,无实义,例如:
⑴顷之,烟炎张天。
⑵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11、有时用在句末,像代词,但翻译出来很觉别扭而多余,不如看作助词,例如:
⑴公将鼓之。
⑵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yao无益吾事。慎之!
(参见8页“焉”字第4项)
与
1、动词,赞成、赞许,例如:
⑴我与点也。
⑵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2、动词,参与、参加,例如:
⑴蹇叔之子与师。
⑵秦始皇令嬴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
3、动词,亲附、结交、交往,例如:
⑴失其所与,不知。
⑵大国之人不可与也。
4、动词,敌抗、对付,例如:
⑴单于自度战不能与汉兵。
⑵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之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之下驷。
5、动词,给、赠,例如:
⑴则与一彘肩。
⑵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⑶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6、介词,引进动作涉及的另一方,组成的介词结构,主要作状语,例如:
⑴廉颇送至境,与王决。
⑵此迫矣,臣请进,与之同命。
⑶曩与吾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参见13页“于”字第3项)
7、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例如:
⑴孰与城北徐公美?
⑵孰与仲多?
⑶人之与狗则远矣。
⑷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
8、连词,和、同,表并列关系,例如: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
⑵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
⑶欲复使庭掾与豪长者一人入促之。
⑷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9、连词,用在“与……宁……”“与其……宁……”“与其……孰若……”“与其……不如……”等句式中,表示比较和抉择,例如:
⑴与人刃我,宁自刃。
⑵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⑶与其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
10、语气助词,用在句末,有时写作“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例如:
⑴可得闻与?
⑵求之与?抑与之与?
⑶子非三闾大夫欤?
⑷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⑸其可怪也欤!
⑹于予与何诛?(宰予,孔子弟子,下同)
⑺于予与改是。
何
1、疑问代词,什么(东西、事、人),例如:
⑴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⑵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⑶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⑷帝力何有于我哉?(有什么呢)
2、疑问代词,与“如”“奈”连用,“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奈若何”就是“把(之)怎么样”,例如:
⑴如太行、王屋何?
⑵其如土石何!
⑶其奈我何?(他能把我怎么样)
3、疑问代词,哪里,例如:
⑴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⑵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⑶豫州今欲何至?
⑷何由知吾可也?
4、疑问代词,为什么,例如:
⑴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⑶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⑷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疑问代词,怎么样,例如: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6、副词,表示感叹,怎么能,例如:
徐公何能及君也!
7、副词,表示感叹,什么,例如: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⑵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8、副词,表感叹,多么、何等,例如:
⑴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⑵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⑶作计何不量!
⑷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9、通“呵”,喝问,例如: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如〗
怎么样,怎样,例如:
⑴吾欲之南海,何如?
⑵今日之事何如?
⑶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⑷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⑸求,尔何如?
〖何消〗
哪用得着,例如: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
如何,怎样,例如:此为何若人。
〖何尝〗
反问,例如: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1、什么是,例如:何为“护官符”?
2、为什么,例如: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3、作什么,例如:
⑴客何为者?
⑵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1、什么意思,例如: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2、岂料,哪里料到,例如: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1、如何,例如:长夜沾湿何由彻!
2、什么原因,例如: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3、从什么地方,例如: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
怎么能,例如:何乃太区区!
〖何得〗
怎么能,例如: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
有什么益处,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
曾经在哪里,例如:
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
多么,例如:何其衰也!
乃
1、副词,是、就是、原来是,例如:
⑴视之,乃庞德也,
⑵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⑶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⑸诸葛亮真乃神人。
⑹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
⑺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⑻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⑼是乃仁术也。
⑽吕公女,乃吕后也。
(参见14页“则”字第4项)
2、副词,表先后,于是、就,例如:
⑴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⑵乃入见。
⑶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⑷夫我乃行之。
⑸良乃入,具告沛公。
⑹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⑺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3、副词,表条件,才、这才,例如:
⑴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⑵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⑶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⑷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⑸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
⑹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
4、副词,表转折,却、才,例如:
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⑵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⑶今君乃亡赵走燕……
⑷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