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⑼既其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代词,指示人、事、物,多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如:⑴其不设色者:曰水墨。⑵怀其璧。⑶既……则或咎其欲出者。⑷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⑸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⑹未必有其实。4、代词,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如: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⑵今存其本不忍废。⑶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5、代词,其中(的),例如:⑴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⑶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6、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参见2页“乎”字第6项,5页“且”字第8项)7、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如:⑴以残年余力……其如土石何?⑵其孰能讥之乎?⑶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⑷其为死君乎?⑸一之谓甚,其可再乎?⑹如吾之衰者,其能久乎?⑺悠悠苍天,何其有极!(参见2页“乎”字第2项)8、语气助词,表示希望、劝勉或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如:⑴寡
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⑼既其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代词,指示人、事、物,多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如:
⑴其不设色者:曰水墨。
⑵怀其璧。
⑶既……则或咎其欲出者。
⑷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⑸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⑹未必有其实。
4、代词,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如:
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⑵今存其本不忍废。
⑶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
5、代词,其中(的),例如:
⑴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⑶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6、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参见2页“乎”字第6项,5页“且”字第8项)
7、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如:
⑴以残年余力……其如土石何?
⑵其孰能讥之乎?
⑶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⑷其为死君乎?
⑸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⑹如吾之衰者,其能久乎?
⑺悠悠苍天,何其有极!
(参见2页“乎”字第2项)
8、语气助词,表示希望、劝勉或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如:
⑴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⑵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
⑶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⑷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⑸诸君其筹之!
9、语气助词,表示揣测、预估语气,表示如恐怕、或许、大概、可能等,例如:
⑴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⑵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⑶则齐国其庶几乎?
⑷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⑸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⑹其李(广)将军之谓也?
⑺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基本上)
(参见2页“乎”字第3项)
10、语气助词,表示假设关系语气,相当于“如果”,例如:
⑴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⑵其若是,孰能御之?
且
1、副词,将、将要、将近,例如:
⑴以为且噬己也。
⑵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⑶久居,祸且及汝。
⑷不出,火且尽。
⑸且为之奈何。
⑹若属皆且为所虏。
⑺民且狼顾。
⑻旦暮且下。
⑼人且死见鬼,宜见数百千万。
⑽今且九十。
⑾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
2、副词,暂且、姑且,例如:
⑴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⑵存者且偷生。
⑶这个,你且收着。
⑷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⑸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⑹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⑺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
⑻念其年尚幼,且恕之。
3、副词,尚且、还,例如: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⑵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副词,还有、那末,例如: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5、连词,而且、并且,例如:
⑴且人之患志之不立。
⑵余悲之,且曰。
⑶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⑷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
⑸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且:一说况且)⑹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⑺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⑻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⑼且矫诏纷出。
⑽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
⑾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⑿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⒀且使遽告于郑。
6、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又、又……又……,例如:
⑴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
⑵河水清且涟漪。
⑶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⑷三军既惑且疑。
⑸磐石方且厚。
⑹四体康且直。
7、连词,连接两个动词,一面……一面……、一边……一边……、又……又……,例如:
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⑵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⑶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
8、连词,表选择,相当于“还是”,例如: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参见2页“乎”字第6项,3页“其”字第6项)
9、连词,况且、再说,例如:
⑴且焉置土石?(且:一说而且)
⑵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⑶且秦强而赵弱。
⑷且相如素贱人。
⑸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⑹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⑺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⑻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且住〗
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例如:
⑴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
⑵且住,你听我说!
⑶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
〖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例如:
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参见21页“若夫”)
〖且如〗
就像,例如: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所
1、名词,表示处所,例如:
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⑵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⑶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⑷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⑸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⑹某所,而母立于兹。
⑺此何所也?
⑻持童抵主人所。
2、代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地方、人)”等,例如:
⑴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⑵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⑶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⑷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⑹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⑺所杀过当。
⑻乘上之急,所卖必备。
3、代词,用在动宾词组前面,与动宾词组的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做动宾词组的宾语的定语,相当于“……的……”,例如:
⑴取舞阳所持图。
⑵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
4、代词,“所”与后面的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插入介词(翻译时可忽略介词)。例如:
⑴此疾之所由生也。
⑵吾知所以距子矣。
⑶所从来久远矣。
⑷是吾剑之所从坠。
5、助词,在“为……所……”结构中用在动词前,表被动,例如:
⑴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⑵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
注意下面三种情况的区别:
⑴为人所杀。(表被动)
⑵为(王)旦所荐。(不表示被动)
⑶为具言所闻。(不表示被动)
(参见8页“为”字第13项)
6、表约数,叫约数词。
⑴其巫,老女子也……从弟子女十人所。
⑵高四尺所。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如:
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⑵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如:
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⑵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⑶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⑷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参见9页“也”字第2项,16页“者”字第5项)
〖所谓〗
所说的,例如:
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1、到处,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