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备课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备课   阅读:8616

概要: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发散迁移※思考※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你怎样理解孟子这段话?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2.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参考答案:1.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

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语文备课资料,http://www.51jxk.com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发散迁移 ※思考※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你怎样理解孟子这段话?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 2.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1.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2.有教无类。
训练落实篇——听来终觉浅,绝知要躬行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及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人(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以上,可以语(yǔ,告诉)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B.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停止)之,无愠(yù,恼怒、怨恨)色。    
C.不愤(郁积,郁结)不启,不悱(fěi,郁闷、凄切)不发。举一隅(yú,墙角)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巧笑倩(qiàn,笑时两颊呈现酒窝的好看的样子)兮,美目盼(转动眼睛的样子)兮,素以为绚(绚丽,艳丽)兮。    
答案:D
解析:A项“语”应读“yù”。B项“已”,罢免。C项“悱”想说 而说不出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起予者商也              起:站起来    
B.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三:三次    
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反:类推   
D.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后退    
答案:C
解析:A项“起”,应为“启发”。B项“三”应为“多次”。D项“退”应为“使……后退”。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代词“之”指代内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三已之,无愠色       之:代令尹子文
B.闻斯行之             之:代听到的话
C.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之:代马
D.由也兼人,故退丰之         之:代由   
答案:C 
解析:C项中“弃”的对象是“马”,而“违”的对象应是“齐国”。
4.名句默写
①不愤不启,            。
②              ,思而不学则殆。
③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 
④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答案:①不悱不发  ②学而不思则罔  ③乐以忘忧  ④不耻下问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答案: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他)推进他一把;子路敢作敢为有时不慎重,所以(我这样回答他)压压他。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答案: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角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角的情况,就不再次去教他。
(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译文:                                                                      
答案:贫穷却不谄媚巴结别人,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译文:                                                                      
答案: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2—6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备课语文备课资料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备课
上一篇:先秦诸子选读(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 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2.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高二选修教...
  3. 先秦诸子散文----《非攻》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4.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5.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学稿...
  6.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讲学...
  8. 《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讲学稿,(学...
  9. 《兼爱》讲学稿(学生版)《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
  10. 《兼爱》讲学稿(教师版)《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
  11. 古代先秦诸子散文: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
  12. 先秦诸子散文:二、当仁,不让于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13. 《王好战,请以战喻》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