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杜甫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正文

《杜甫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0-16 17:20:2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458

概要: 主备人:张荣娥 参与教师:八年级所有语文教师 课型:合作探究型新课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学习方法指导: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一、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

《杜甫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主备人:张荣娥    参与教师:八年级所有语文教师    课型:合作探究型新课

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学习方法指导: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一、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坎坷。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有《杜工部集》传世。
2、写作背景
《望岳》:这首诗写于736年,是杜甫25岁时出游齐赵时所作,正值意气风发的时期,又是登临五岳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羁。通篇充满想象。
《春望》: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而长安城处处呈现出的是沦陷后的荒凉。此时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更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
《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二年春,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为安庆绪所败,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郭子仪退守洛阳。朝廷紧急征兵拉夫。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二、自主完成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夫如何(    )     曾云(    )     决眦(    )(     )
凌(   )          搔(   )        簪(   )
逾(  )     邺(  )     妪(  )
2、重点词义掌握
未了:             造化:
钟:              割:
曾云              决眦:
会当:             凌:
绝顶:             破:
深:              抵:
搔:              混欲:             
不胜:             逾:
一何:             邺城戍:
已:              妪:
犹:              绝:
三、朗诵诗歌,把握诗意
1、默读,把握诗歌情感及风格,确定朗诵格调。
2、大声朗诵诗歌,在朗诵中把握诗意,体会作者要表达的诗情。
3、向你的同桌描述诗歌内容。
四、诗歌赏析
方法指导:诗歌赏析,我们一般会从诗歌的主题,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例如:
主题:诗歌用了哪些意象、什么手法来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意境:作者通过什么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语言:从具体的词、句子入手。
提示:诗歌的各个方面不是割裂开来的,赏析的时候,联系起来更有利于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请你从三首诗歌中任选一首诗歌的任意一个方面进行赏析,并讲给同学听听。
五、练习巩固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 描写泰山近望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 表达诗人敢于攀越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 远望泰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春望所见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
5、 《春望》中触景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 《春望》中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7、 《春望》中不堪愁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 《石壕吏》揭示战争深重灾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9、 《石壕吏》中表现家境贫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 《石壕吏》中暗示老妪被抓走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1、 《石壕吏》中揭示中心事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六、课外延伸
1、探讨:《石壕吏》中,作者为什么没背抓?
2、从任意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现代诗。
                 
                  送   别
                          __汪国真

你走的时候
正是深秋
我的心像那秋叶
无奈飘洒一地

你的身影是帆
我的目光是河流
多少次
想挽留你
终不能够

因为   
人世间
最珍贵的是友情
最宝贵的是自由
七、课后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参考答案:
五: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9、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0、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主备人:张荣娥       审核组:八年级语文组     课型:合作探究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有关的文学常识。
2、了解诗歌的内容,背诵、默写诗歌。
3、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抓住诗歌中关键点进行赏析。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2、背诵、默写诗词曲。
【学习导航】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刘宾客集》。
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现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樊川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体道人,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传世。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作家。
(2)背景知识

[1] [2]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济南的冬天》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