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藤野先生》学教练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正文

《藤野先生》学教练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985

概要:黄梅县白湖中学徐少华【目标】1、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4、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重难点】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品评重点语段,领会思想感情。3、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注音:绯( )红 芦荟( ) 解剖( ) 油光可鉴( )发髻( ) 不逊( )匿( )名诘( )责 深恶( )痛疾 瞥( )见2、多音字 jì( )mó( )hē( )è( ) xì( )mú( )hè( )ě( )3、释词:绯红:遗民:流言:抑扬顿挫:深恶痛疾:妄自尊大:美其名曰:杳无音信:不逊:4、搜集一两句爱国的名言警句: 二、课堂

《藤野先生》学教练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黄梅县白湖中学徐少华
【目标】1、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4、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
【重难点】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语段,领会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注音:
绯(    )红    芦荟(     )    解剖(    )    油光可鉴(     )
发髻(     )    不逊(     ) 匿(    )名 诘(    )责  
深恶(   )痛疾  瞥(    )见
2、多音字
 jì(     ) mó(      ) hē(      ) è(      )
 xì(     ) mú(      ) hè(      ) ě(      )
3、释词:
绯红: 遗民: 流言: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妄自尊大: 美其名曰:
杳无音信: 不逊:
4、搜集一两句爱国的名言警句:                                          
二、课堂学习研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导学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作者:                                                                 
2、背景资料: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离开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义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同时追述了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
3、整理感知,梳理结构
(1)文章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梳理文章的结构:
[点拨]全文共3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3)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点拨:可从文中的6—23自然段去归纳总结]


(4)课文除直接描写了藤野先生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点拨: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匿名信事件,看电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等]


(5)贯穿全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                                       
                           一条是暗线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1、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运用了哪些修饰手法?有何用意?


2、“实在标致极了”是         表明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句中“无非”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这样”指代什么?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小结: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于是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下文中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学生默读4、5自然段,分组讨论:
4、“日暮里”让人想起                             的诗句,水户是富有民族气节
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作者记得这些地名,其实是作者        
        的曲折反映。
5、“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了哪些优待?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6—23自然段,思考:
6、作者抓住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7、促使我思想变化的两件大事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他们也何尝不是酒醉似的喝采”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32—35自然段,思考:
9、文中哪句话最能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敬仰之情?且有哪些具体的行动?


朗读36—38自然段,思考:
10、作者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为什么这样说?


11、文中最后一段话中的“良心发现”“增加勇气”“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结尾这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总结: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鲁迅感情的变化为暗线来组织材料,体现了藤野先生高尚的品质和鲁迅深切的爱国感情。文章语言精炼,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动而又传神,值得好好借鉴。
三、课内巩固
1、选出下面加点字或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油光可鉴 A.仔细看     B.镜子     C.当镜子照
2、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     )
A.不讲究、马虎 B.视线不清    C.不清洁,不干净
3、将下边句子中的反语用横线划出,然后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作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2)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1] [2]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爸爸的花落了》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