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诗词鉴赏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正文

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诗词鉴赏   阅读:8432

概要:【析】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可能是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之作。上片叙事,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这里的新疑之处,是作者既未去写酒筵之盛,也未去写人们的宴饮之乐,而是写作者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而去,能够停留下来,参加他们的宴饮,一道游赏这大好春光。下片是抒情。“今年花胜去年红”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鲜艳,当然希望同友人尽情观赏。说“花胜去年红”,足见去年作者曾同友人来观赏过此花,此花与上片“当时”呼应,这里包括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说明此别已经一年,这次是久别重逢。聚会这么不易,花又开得这么美好,本来应该多多观赏,然而友人就要离去,怎能不使人痛惜?这句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正是清代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浣 溪 沙宋·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突出催伯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析】欧阳修善于写一些即景抒情的小词。他往往能在很短的篇幅中,运用清丽自然的语言,描绘生动优美的景象,抒发婉曲深厚的感情,具有一种独特之美,这首词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标签:诗词鉴赏大全,http://www.51jxk.com

【析】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可能是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之作。

上片叙事,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这里的新疑之处,是作者既未去写酒筵之盛,也未去写人们的宴饮之乐,而是写作者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而去,能够停留下来,参加他们的宴饮,一道游赏这大好春光。下片是抒情。

“今年花胜去年红”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鲜艳,当然希望同友人尽情观赏。说“花胜去年红”,足见去年作者曾同友人来观赏过此花,此花与上片“当时”呼应,这里包括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说明此别已经一年,这次是久别重逢。聚会这么不易,花又开得这么美好,本来应该多多观赏,然而友人就要离去,怎能不使人痛惜?这句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正是清代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

浣 溪 沙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突出催伯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析】欧阳修善于写一些即景抒情的小词。他往往能在很短的篇幅中,运用清丽自然的语言,描绘生动优美的景象,抒发婉曲深厚的感情,具有一种独特之美,这首词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大约作于知疑州时,叙写作者春日载酒湖上的所见所感。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一个“出”字,突出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淡出一种盎然的生意。)真切地描写出了一幅春光旖旎的图画,给人以清新迷人的美感;同时又着力渲染了春景中世人的得意欢娱,为下片写词人自己作铺垫。下片叙写作者在画船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作品所塑造的词人自我形象,正是《醉翁亭记》中那个“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作者刚正不阿,忧国忧民,可是宦海浮沉,政治上多次遭受挫折,他在知疑州时,已到了晚年。他的嗜酒耽乐正是他借以排遣苦闷的方式,绝不是一般的生活放纵。

这首词上下两片对比鲜明,上片写众人世间春光中的得意欢娱、喧嚣热闹,正衬托出下片词人在画船中的酣酒耽乐,别有意趣。既疏放清旷,又婉曲含蓄,意在言外。

渔 家 傲

宋·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析】王安石罢相退隐江宁之后,在府城东与钟山间的一所住宅名“半山园”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距半山园不远的钟山定林寺昭文斋是他日常下榻的别馆,他时时在那儿读书、著述、接待客人,也经常到附近的山林溪壑间登览野游。这首词就是他在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上定写一次骑驴春游,下片写僧斋昼寝。

此词写他在野游寻春与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静,沉入了暂时的酣眠,然而,一时的心理平静,却被四周突然闯入的急切悲凉的松涛声所打破,无怪乎作者起看日光,不能不嫌梦境之短了,这正隐隐透露了作者虽幽闲而内心并不平静的精神状态。全篇纪游,借入山寻春的生活片段,体现隐居钟山的情怀,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这首词的题材及其“瘦削雅素”的艺术风格,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渔 家 傲

宋·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析】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就中反映出他在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面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辄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

清 平 乐

春晚 宋·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析】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这首词整篇的结构是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感受,从音响和色彩两个方面勾勒一幅暮春图画。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一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惜如今给糟蹋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自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惜之情可见。下片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都是惜春惜花之情啊!最后,词人又从伤春的琵琶声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是暮春特有的风光,这漫天飞舞的杨花,词人看得出神了: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地自由自在,飞向山坡,飞向河畔,飞向茅屋,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这景象多么发人深思!

王安国是王安石之弟,为人耿直,不肯凭借兄长势位猎取高官。一生很不得意,他惜春伤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其中何尝没有个人身世之慨。结尾“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写的是杨花,又何尝不可视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呢?他这首词,在众多的伤春词中能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不正是因为它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情吗?

临 江 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析】这是晏几道词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其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晏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在结构上,本词也颇具特色。上半阕写“春恨”,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皆春恨来时的情境;下半阕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以虚笔作结,自有无穷感喟蕴蓄其中,情深意厚,耐人寻味。

鹧 鸪 天

宋·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析】这首词是采写莲的,别具风貌。它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人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人的心灵美。上片写从早到晚地采莲,本是写劳动的辛苦的,但作者却把景色写得很幽美。对于环境的这样渲染,是为了把采莲的劳动和采莲人烘托得更为动人一些。下片写采莲人的心理活动,这是她们最美的方面。她们的心灵是那样的单纯、多情,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当然,她们在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本来就是少女美丽容颜的象征;好花易谢当然也象征着少女的青春易逝,好景不常。她们爱惜莲花,关切莲花,和爱惜自己的青春、关切自己的命运有密切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前者注入更大的深情。这一片,着笔不多,却能细腻地写出采莲人的心灵美好而承受的却是悲伤。词在艺术上兼有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都有其动人之处。

鹧 鸪 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梦魂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析】这首词描写和情人久别重逢的快乐,从分别前的欢乐、分别后的怀念以及重逢乍见疑是梦中的惊喜等几个角度,将这种感情烘托出来。上片造语工丽,“舞低”一联尤佳,杨柳和月下楼台是实景,桃花下连歌扇是扇画虚景,风亦非真风,而是指悠扬的歌声在其中回荡的空气。虚实相生,对偶错综,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舞筵歌席的醉乐环境和狂欢气氛,深为后人叹赏。下片用回环的句法、淡远的笔调将悲喜错综的真情写出,就化开了上片的浓艳,因为从前疑梦为真,所以今天以真疑梦,写彼此的惊喜,极其细腻传神。

蝶 恋 花

宋·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析】晏几道是晏殊的幼子。他虽出身宰相之家,但一生穷困落魄,怀才不遇,性格傲慢疏放,不受世人重视,只好以流连歌酒自遣。他的词内容多是回忆当年与歌儿舞女过从的风流生活,充满对昔日欢乐的追忆和往事的低徊,有一种不能自已的悲凉与哀愁。只是内容较狭隘,情调也过于伤感。像这首词,感叹人生如春梦秋云,恍惚无常,浮游不定。而醉醒行迹的不记,酒痕与诗行的不分,又活画出一个潦倒落魄的浪荡才子的形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
上一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相关文章
  1. 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2.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016年高三...
  4.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5.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6. 《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型》 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选修)
  7.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长恨歌》教案(人教版...
  8.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客至、旅夜书怀(苏教版高三选修教学案例)
  9.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杜甫咏诗怀古诗(三)(苏教版高三选修教学案...
  10.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
  11.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1)(人教版高三...
  12.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2)(人教版高三...
  13.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