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诗词鉴赏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 正文

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诗词鉴赏   阅读:8779

概要: 【内容提要】学习近体诗,要走出片面强调多背名家作品这一传统认识上的误区,遵循积累、归纳、整合和迁移的认知规律,尝试运用类比鉴赏这一方法,即通过横向比较,努力发掘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点,以拓宽阅读视野,实现知识的延伸和内化,提高鉴赏近体诗的能力。本文试图从题材、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对近体诗的类比鉴赏做一些有益的探讨。【关键词】近体诗 类比鉴赏 近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其作品浩如烟海,魅力四射,吸引着我们去认真品读和鉴赏。然而,当我们徘徊于近体诗的艺术殿堂,尽情享受前人留下的丰富精神食粮的时候,不禁慨叹不已,感觉力不从心。我们学习近体诗,不能只局限于多背名家作品,满足于停留在识记的层面,而应该做更深入的解析,尝试进行类比鉴赏。所谓类比鉴赏,就是将具有相似点的几首近体诗放在一起横向比较研究,以便对不同诗歌的共性进行归类整理。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有效拓宽阅读视野,实现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及重新建构。 一、相似的题材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艺术提炼。生活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 ,这就决定了诗歌在反映

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标签:诗词鉴赏大全,http://www.51jxk.com



 


【内容提要】学习近体诗,要走出片面强调多背名家作品这一传统认识上的误区,遵循积累、归纳、整合和迁移的认知规律,尝试运用类比鉴赏这一方法,即通过横向比较,努力发掘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点,以拓宽阅读视野,实现知识的延伸和内化,提高鉴赏近体诗的能力。本文试图从题材、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对近体诗的类比鉴赏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近体诗    类比鉴赏

 

近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其作品浩如烟海,魅力四射,吸引着我们去认真品读和鉴赏。然而,当我们徘徊于近体诗的艺术殿堂,尽情享受前人留下的丰富精神食粮的时候,不禁慨叹不已,感觉力不从心。我们学习近体诗,不能只局限于多背名家作品,满足于停留在识记的层面,而应该做更深入的解析,尝试进行类比鉴赏。所谓类比鉴赏,就是将具有相似点的几首近体诗放在一起横向比较研究,以便对不同诗歌的共性进行归类整理。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有效拓宽阅读视野,实现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及重新建构。

        一、相似的题材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艺术提炼。生活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 ,这就决定了诗歌在反映和表现生活时,题材会丰富多彩。因此,就有田园诗、写景诗、送别诗、怀古诗、讽喻诗、边塞诗等的分类。我们来看下边两首诗。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上面两首诗都是诗人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但诗人都并不铺写村景江色,均以“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由这三字生出。前者通过江上钓鱼者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水乡江村生活的一个片段。后者捕捉住短暂而极富情趣的生活画面,成功的刻画了一个热情好客、天真烂漫的水乡儿童形象。两首诗都善于以个别反映一般,以小见大,更显生动新巧。我们再来看下面两首。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两首诗也是属于相似的题材,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具有典型季节特征的农家的生产劳动,洋溢着恬静、温馨的生活气息。前者除了写人们的生产劳动,还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出儿童学农的活泼可爱;后者前两句的写景为下文引出繁忙的生产劳动渲染了浓厚的季节氛围。

二、相似的思想内容

唐代曾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顶点,但也经历了不少外交和政治的风雨。即使在盛唐时期,也常有异族犯疆。到了晚唐,大唐帝国各种矛盾复杂交织,国势不振,藩镇割据。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血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抒发了自己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

                          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送人赴安西    唐·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上述两首诗的思想内容,都抒发了作者执著的人生追求。两位诗人都有一种可贵的政治眼光和忧国情怀,他们都不满足于做一个埋头故纸堆的文弱书生,渴望从军边塞,大展雄才,收复失地,为国效力,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两篇作品都高扬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精神,具有极高的思想意义。

                           新沙    唐·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1] [2] [3] [4]  下一页


Tag: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
上一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文鉴赏)
《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
  2. 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近体诗的类比鉴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