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正文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892

概要:10.(1)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2)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意思对即可)11. (1)答案要点: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2)答案要点: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12.(1)寇诗夏日的显著特点是轻寒;苏诗的显著特点是凉爽,充满生机。(2)寇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孤寂惆怅之情;苏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舒爽愉悦之情。练习(三)参考答案1.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则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中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10.(1)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2)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11. (1)答案要点: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2)答案要点: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
12.(1)寇诗夏日的显著特点是轻寒;苏诗的显著特点是凉爽,充满生机。
(2)寇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孤寂惆怅之情;苏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舒爽愉悦之情。
练习(三)参考答案
1.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则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中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2. ①、高洁、淡雅、朴素。②、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3.① 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②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4. ①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①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5.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6. 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7. ①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具有平等普济的美德,诗人风喻以人,托物言其“青
云之志”,着意赞美了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②写风的活动,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她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风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③诗人笔下的风是一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
8.李诗中的牛是一个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谷子的功臣,但在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人同情,但牛还是怀着让众生皆饱的美好愿望。李诗的牛是流尽血汗仍奉献到底的形象,是诗人为国为民不惜自身的真实写照。
  孔诗中的牛是完成自己一年劳作后,从丰收中获得轻松和满足的形象,有着不争不怨、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悠闲自得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颂扬了辛勤劳动的农民。
9。①两首诗虽然分别冠以“菊花”、“蝉”,但均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菊花》中,借菊花的高洁的品质来表现诗人自己高贵无瑕的品行。《蝉》中,作者借“居高饮露”的蝉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假良史之辞”,不借“东风之力”,而是凭借“垂诿饮清露”的超凡脱俗的形象来向世人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要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隐然自得之情。
②作者的形象是借“菊花”、“蝉”的形象描绘而自喻出来。在诗歌里作者貌似超脱,游离于诗歌的形象“菊花”“蝉”之外,其实,在“此花开尽更无花”里;在“居高声自远”的蝉声中,我们完全可以品评出作者那种清高的节操来。
10.高洁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作者自身的写照。
11.①.唐朝末年劳苦大众。②.打下天下,取得农民革命政权,一定要然劳苦大众不再受饥寒。
12.①.答:海棠在东风夜色中泛着光彩,吐着芬芳,像一个睡美人,娇慵而柔媚。
②。运用拟人、借代(红妆代指女子)的修辞手法,实写海棠的色和香,虚写海棠的神态,虚实结合。抒发了诗人的爱花惜花之情。

 

李帆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古代诗歌鉴赏(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相关文章
  1.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2.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016年高三...
  4.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5.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6. 《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型》 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选修)
  7.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长恨歌》教案(人教版...
  8.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客至、旅夜书怀(苏教版高三选修教学案例)
  9.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杜甫咏诗怀古诗(三)(苏教版高三选修教学案...
  10.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
  11.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1)(人教版高三...
  12.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2)(人教版高三...
  13.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