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答: 12.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
12.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夏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分别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 (4分)
答:
(2)两首诗都写到了鸟鸣,寇诗是“燕语”,苏诗是“莺声”,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寇诗主人公和苏诗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4分)
练习(三)
事物类形象分析题
写“物”诗歌鉴赏的思路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分析思路:捕捉所写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和感情等。
②诗歌常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1.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2.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______的特点。
②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3.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①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②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①: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②: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简析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月”的作用。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6. 瀑布联句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此诗借瀑布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无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
① 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
②并具体分析写风的活动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③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具体说明
8.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两首诗塑造的牛的形象各是什么,有没有不同?试作分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