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公西华(性格)::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4)、曾皙(志向):“ ”曾皙(性格):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公西华(性格)::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4)、曾皙(志向):“ ”
曾皙(性格): 。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 。
3、简析孔子对四人述志的态度。
对子路(由):“ ”—— 他的治国志向,也委婉地批评他(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 ,这属于“ ”)。
对冉有(点):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 的。
对公西华(求):认为他过于 , 。
对曾皙(赤):“ ”,非常赞成他的观点,因为曾皙说的是
的图景;是 治国的体现。
4、孔子的“志”是什么?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 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 ,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
5、小结:“ ”是被人所公认的科学的教育原则,在这方面儒家创始人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shèng) 吾与点也(yǔ) 风乎舞雩(yú) 浴乎沂(xīn)
B.毋吾以也(wú) 莫春(mù)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铿尔(kēng)
C.冠者五六人(guàn) 愿为小相(xiàng) 饥馑(jǐn) 哂之(shěn)
D.夫子喟然叹曰(kuì) 曾皙(xī) 以俟君子(sì) 舍瑟而作(sè)
2.下列加点字词的音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shèng 量词,用以计算车子,相当于“辆”)
小相(xiàng 官名,作赞礼司仪之事)
B.哂之(shěn讥笑) 比及三年(bǐ 及,等到)
C.喟然叹曰(kuì 叹息声) 《论语》(Lúnyǔ 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D.俟君子(sì 等待)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才能)
3.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方”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4.与“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尔”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D.无乃尔是过与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风乎舞雩,咏而归
B.以吾一日长乎尔 则何以哉
C.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或知尔
D.子路率尔而对曰 赤,尔何如?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