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③则何以哉: ④可使有勇: ⑤异乎三子者之撰: ⑥浴乎沂,风乎舞雩: 4、翻译下面的句子。(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三、研读课文、探究讨论1、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全文结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③则何以哉 :
④可使有勇 :
⑤异乎三子者之撰:
⑥浴乎沂,风乎舞雩: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三、研读课文、探究讨论
1、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全文结构谨严,以“ ”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 。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 。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 。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 。
2、(阅读第1段)从孔子问“志”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 风范,以及 、 的特点。
第二课时
3、(阅读第二部分)从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1)、子路(志向):“ ” 侧重
子路(性格):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 。
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 的一面。
(2)、冉有(志向):“ ” 侧重
冉有(性格):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 。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 ,又不愿对自己 过高)
(3)、公西华(志向):“ ” 侧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