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正文

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0-16 17:20:2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302

概要:2.《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89 注释①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词语积累:P90 注释1-7;P91 注释4;P92 注释31.选材典型:三本书(学者),三件事(革命家)2.P93 练习二、三(答案详见《三点一测》)3.修辞(P90 第三段):比喻(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拟(望闻问切:把民族比作病人)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锲qiè而不舍shě 兀wù兀穷年 潜qián心贯注 迥jiǒng乎不同 群蚁排衙yá2.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3) 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4)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3.解释下列词语。(1)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3)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2.《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P89 注释①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词语积累:P90 注释1-7;P91 注释4;P92 注释3
1.选材典型:三本书(学者),三件事(革命家)
2.P93 练习二、三(答案详见《三点一测》)
3.修辞(P90 第三段):比喻(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拟(望闻问切:把民族比作病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锲qiè而不舍shě    兀wù兀穷年  潜qián心贯注    迥jiǒng乎不同  群蚁排衙yá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3) 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4)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解释下列词语。
(1)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4)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称谓)臧克家。
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门槛kǎn    重荷hè    深邃suì  磐pán石    下颏kē
2.解释下列词语。(1)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2) 踌躇:犹豫。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2.《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何为,原名何振业。
P94注释①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命运交响曲》
◇   词语积累:P95 注释1;P96注释2;P97注释2
1.人物描写:神态、外貌、语言(具体文段)
2.记叙线索: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参观(侧面描写:女佣)——观看(外貌描写:陌生人)—— 交谈(语言描写:贝多芬)
第14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白皙xī    钦qīn佩   捋lǚ胡须  脚踝huái  荒谬miù   义愤填膺yīng
点拨:“捋”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2)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2)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
二、重点句子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等。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第15课 孙权劝学
一、 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课文理解(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集》《二心集》等。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ai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语带双关。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就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这两条线索,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后者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3、《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基础,采用童话这一灵活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一只“丑小鸭”的形象: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从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他启示人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以丑小鸭的遭遇和奋争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 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 《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课时)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 济南的冬天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5. 《马》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6. 《猫》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7. 《狼》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8.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教学案 (苏教...
  9. 《让心灵说话——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指导》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
  10.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11.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教学案:古诗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12. 《往事依依》 教学案例(苏教版七年级)
  13.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类人七年级(下)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