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教学案:古诗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正文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教学案:古诗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885

概要: 主备人:孔凡勇 一、诗词复习要点1.王湾《次北固山下》(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 参考:用大小映衬的手法。小景(顺风而来的白帆)与大景(开阔平静的江面)互相映衬,精妙传神。(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参考:这两句中用“生”“入”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将“海日”“江春”人格化,而寓有生机。生动地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3)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杜牧《赤壁》(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3.苏轼《浣溪沙》(1)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幽静、充满自然生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3)赏析下阕。 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教学案:古诗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主备人:孔凡勇    
一、诗词复习要点
1.王湾《次北固山下》
(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
 参考:用大小映衬的手法。小景(顺风而来的白帆)与大景(开阔平静的江面)互相映衬,精妙传神。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参考:这两句中用“生”“入”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将“海日”“江春”人格化,而寓有生机。生动地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3)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杜牧《赤壁》
(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3.苏轼《浣溪沙》
(1)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幽静、充满自然生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3)赏析下阕。    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4.王建《十五夜望月》
(1)这首诗通过渲染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营造了清冷寂静,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2)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
“地白”二字字庭中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三字,朴实、简洁中、凝练,既写出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月夜的寂静。
(3)赏析“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还使人联想到月宫中美景。
(4)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
这两句诗人不正面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深沉。“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化虚为实,给人以动态形象感,将无形的秋思写得生动可感。仿佛秋思随着银色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5)这首诗抒发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别离思聚的感情。
5.苏轼《水调歌头》
(1)分别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月下饮酒,词人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词人由感伤离别而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2)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脱物外,但积极的出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
(3)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什么?(见课文)
二、文言文复习要点
(一)《古代寓言二则》
1.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坐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     反同“返”,返回
2.一词多义:
其:自度其足   郑人的       之: 至之市  到——去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他       何不试之以足  代鞋子
    遽契其舟  那,那个           是吾剑之所从坠  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度:自度duó其足   量长短         而忘操之    代尺码
    吾忘持度dù    尺码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代 剑
3.特殊句式:
(1)倒装句:郑人有欲买履者     有个想买鞋的郑国人
             无自信也           不相信自己的脚
(2)反问句:不亦惑乎          (表示委婉语气)不是很糊涂吗
4.性格:固执、迂腐
5.手法:通过人物对话讽刺;通过议论讽刺
6.道理: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7.启示:学习上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善于思考,灵活应用………
(二)《幼时记趣》
1.通假字:项为之强    “强”同“僵”,僵硬  
        以土砾凸者为邱    “邱”同“丘”,土山
2.一词多义:
之: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昂首观之 (代词,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项为之强   (代词,指“昂首观之”)观之正浓 (代词,二虫斗)
心之所向 (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驱之别院  (代词,指“癞蛤蟆”)
为:项为之强 (因为)   以丛草为林  (当作)
以:徐喷以烟 (用)     以丛草为林   (把)
3.固定句式: 
    作……观  (当作……看),  以……为   (把……当作)
4.一个中心:记趣
5.两个原因:眼力好,善于观察和想像
6.三个故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7.四幅画面:群鹤舞空图,青云白鹤图,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8.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昂”“强”这一细节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生动表现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为传神。
(3)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捉”, “鞭”, “驱”既表现驱赶蛤蟆过程,又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
(4)冲烟飞鸣     “冲”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
(5)果如鹤唳云端 “唳”仿佛使人听到鹤飞云端高亢的鸣叫。
(6)拔山倒树而来 “拔” “倒”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常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
三、巩固练习
(一)《次北固山下》
1.《次北固山下》作者               ,        代诗人,他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走,当舟次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题目中“次”是              的意思,本诗属        言        诗。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集中表现了这一思想感情?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白桦林的低语》 导学案(北师大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