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看物理学,让我感到世界的浩瀚神秘,自己的渺小无知,从而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和谦卑之心。读儒家典籍让我明白做人要讲究仁义礼智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总觉得语焉不详,不甚了了;看了佛道经典才知道其中的所以然,同时更明白了人生尚有大境界、大追求,做到仁义礼智信只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而已,学问既有世间的学问,更有出世间的学问。每个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苦乐祸福既不偶然,也非神降,全是自作自受,别人丝毫帮不得,也丝毫替不得。宇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十方世界多如恒河沙数,不可蠡测,不可思议。整个宇宙生机盎然,有四圣六凡无量众生,人在宇宙中并不孤独,也不特别尊贵。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心垢染,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明了因果以求出离生死苦海,证得涅槃妙境,从而获得身心的自在解脱。其中的道理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所谓“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意念下功夫。若要纸上谈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是也。至此我才真切地感悟到庄子“我生有涯而知亦无涯”的喟叹,也似乎明白了孔子“君子求学为己,小人求学为人”的道理。学习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炫耀示众的,实是为了弄明白做人的道理。陶行知老
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看物理学,让我感到世界的浩瀚神秘,自己的渺小无知,从而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和谦卑之心。读儒家典籍让我明白做人要讲究仁义礼智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总觉得语焉不详,不甚了了;看了佛道经典才知道其中的所以然,同时更明白了人生尚有大境界、大追求,做到仁义礼智信只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而已,学问既有世间的学问,更有出世间的学问。每个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苦乐祸福既不偶然,也非神降,全是自作自受,别人丝毫帮不得,也丝毫替不得。宇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十方世界多如恒河沙数,不可蠡测,不可思议。整个宇宙生机盎然,有四圣六凡无量众生,人在宇宙中并不孤独,也不特别尊贵。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心垢染,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明了因果以求出离生死苦海,证得涅槃妙境,从而获得身心的自在解脱。其中的道理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所谓“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意念下功夫。若要纸上谈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是也。至此我才真切地感悟到庄子“我生有涯而知亦无涯”的喟叹,也似乎明白了孔子“君子求学为己,小人求学为人”的道理。学习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炫耀示众的,实是为了弄明白做人的道理。陶行知老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诲真是哲人睿语啊!
十余年的思考探究正在慢慢地解开我心中曾有过的种种疑惑,现在的我整天如沐春风,浸润在难以言表的喜悦之中,生活做事不再象以前那样总觉得无聊琐碎,时时处处,事无巨细都感到充满意义。我在房子顶上撒下花的种子,朝夕浇灌,看着小小的种子如何汲取天地的精华,然后萌芽结蕾绽放,最后又回归到小小的种子。已是三十五的人了,还是像孩提时代那样饶有兴致地看着夕阳西沉,想象西方极乐世界大如车轮的五色莲花如何微妙香洁,又如何从莲花中化生出无比庄严的清净众生。我把生活中的顺境逆境看作是磨练身心的绝好机缘,得之不喜,失之不哀,随缘而住。饮食观念也在渐变之中,以前我很喜欢炒螺蛳、煮鸡尾虾吃,现在已有一年多不买这些活物充作口腹之享了,饮食渐趋清淡,日用务求简朴。我开始意识到纵欲的可怕后果。孔子《论语·学而》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教诲,老聃《道德经》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告诫,佛祖《四十二章经》里“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的开示,时常在我心生放逸的时候响起。对于生命,常怀敬畏和慈悲之心;学生面前,爱讲些“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便宜即吃亏,吃亏即便宜”的道理。有一次上课,我严厉地批评了某学生的违纪行为,该同学怀恨在心而将我的自行车放了气。次日上课时,我心平气和地说了这样一席话:“在平安夜那天老师收到了班里某同学送来的特殊贺礼。在此向该同学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平时我常对你们说要以怨报德,当别人打你左脸的时候,你就微笑着将右脸转过去也让他打。但这样的事情昨天轮到了自己头上,我却未能做到以欢喜心去对待。昨天我的自行车被某学生放了气,当时心里竟腾地冒起一股无名怒火。正是这位同学以他的实际行动照出了老师平时所说的虚伪,让老师发现自己修养的欠缺。修养真正到家的人怎么会因这样一桩小事而心生嗔恨呢?所以我要对这位勇敢的同学表示感激之情,是他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另外我还要表达我的歉意。如果不是因为老师的无德无能,这位同学怎么会生那么大的气做出那样不应该做的事情呢?‘来而不往非礼也’,做老师的现在很穷,因为买房子而负债累累,送不起更好的礼物,今天就送上几句话作为回礼吧。希望能与这位同学共勉。”我把《四十二章经》里面的“仰天而唾,还从己堕;逆风扬尘,还坌己身。祸必灭己,慎勿为恶”的名言抄写在黑板上。我发现这位同学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这节课的纪律也显得特别好。
平时上课结束后我总喜欢一个人清清静静的到小黄山上去读读经文。我的生活正变得宁静而淡远,澄明而安闲,我开始慢慢懂得该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天地之间。能够改变自己的学问一定也可以改变别人。传统的佛道文化教导我们做人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境界求高远,生活当平实。这种义理曾经改变了古往今来的无数众生,今天也正改变着我的生活方式,我相信它也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学生,赋予他们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只要有机会让他们接触真正的佛道文化。
道德的重振当始于此。
【参考书籍】
1、《微观世界的哲学漫步》 杨世昌
2、《物理学之道》 F·卡普拉
3、《膜的新世界》 霍金
4、《道德经》 老子
5、《四十二章经》 佛陀
6、《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陀
7、《论语》 孔子
8、《释迦牟尼传》 王惕
9、《生与死》 陈兵
10、《佛教与中国文学》 孙昌武
11、南怀瑾系列丛书
(因上述参考书籍多是电子版,故无法标明具体章节、页码和出版社)
【附专家点评】
【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学院杜小安博士之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道德修养的优秀论文。
从思想性上讲,该论文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佛教文化为主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论证了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总结作者本人的教育实践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佛教文化当中所蕴含的对当前中学道德教育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多种因素,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正如作者所言,现代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发达昌盛,但不可否认地出现了信仰失落、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心理危脆、环境污染、核武阴影等负面因素。芸芸众生追名逐利,争强好胜,弱肉强食、物欲横流,致使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而目前的中学教育,又片面追求升学率,过于功利而浮躁。其教学内容只顾强调谋生技术层面的学问,而忽略了做人的学问、伦理价值的学问;只重视了知识结论的教授,而忽略了怀疑精神的启迪;只顾了现代科学的传播,而割断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作者呼吁基础教育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佛教文化的继承和应用,为我们的学生提供精神的营养,促进道德修养水平,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明白个人的幸福是与自己的行为密切相关的,个人的命运是与人类的利益、世界的环境须臾不违的,从而使他们升起对所作所?/t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