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 正文

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

[10-16 16:51:28]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836

概要:后来我读到一系列反映现代医学成果的最新专著时,我分明再一次清楚地听到了现代医学奔向古老东方的脚步声,那达达的马蹄声将不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再后来我买了日本量子力学专家江本胜先生所写的《水知道答案》一书,一张张神奇精美的水结晶照片让我看到了人的心念与水的关系竟是如此紧密,我不禁莞尔一笑:江本胜博士的研究不正是对佛理的科学注解吗?水所告诉我们的答案不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吗?呵,走在路上的思乡者必将有福了! 四、学佛的意义2003年,学校组织高三老师去新马泰观光旅游,让我有机会对东南亚的佛教现状有了一些初浅的感性认识。泰国是个佛教国家,大小寺庙有三万多座,95%的居民信奉佛教,对佛教的重视自不待言。泰国有一座山,人们用900多公斤的黄金在山的横截面上镶嵌了一个佛像,如此大的金佛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没有专人看护,却毫无遭窃之虞,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由此可见泰国国民道德素质之高。新加坡是个风景秀美的人间天堂,其政府官员的清廉,其国民素养的高深,其社会秩序的井然,是举世公认的,这固然得益于严明的法律,而佛教的普及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抹煞的。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很普及,宣扬佛

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后来我读到一系列反映现代医学成果的最新专著时,我分明再一次清楚地听到了现代医学奔向古老东方的脚步声,那达达的马蹄声将不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再后来我买了日本量子力学专家江本胜先生所写的《水知道答案》一书,一张张神奇精美的水结晶照片让我看到了人的心念与水的关系竟是如此紧密,我不禁莞尔一笑:江本胜博士的研究不正是对佛理的科学注解吗?水所告诉我们的答案不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吗?呵,走在路上的思乡者必将有福了!



四、学佛的意义

2003年,学校组织高三老师去新马泰观光旅游,让我有机会对东南亚的佛教现状有了一些初浅的感性认识。泰国是个佛教国家,大小寺庙有三万多座,95%的居民信奉佛教,对佛教的重视自不待言。泰国有一座山,人们用900多公斤的黄金在山的横截面上镶嵌了一个佛像,如此大的金佛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没有专人看护,却毫无遭窃之虞,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由此可见泰国国民道德素质之高。新加坡是个风景秀美的人间天堂,其政府官员的清廉,其国民素养的高深,其社会秩序的井然,是举世公认的,这固然得益于严明的法律,而佛教的普及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抹煞的。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很普及,宣扬佛教的报刊电台也很多,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佛理耳濡目染,早已将其内化为处世接物的道德准则。外有严明的法律,内有道德的明灯,世风焉能不得纯化?台湾的佛教教育也是很重视的,大小寺庙遍布宝岛的每个角落,专门的佛教电视台就有三四个(而偌大的大陆却一个也无)!中台禅寺的清净庄严更将大陆的庙宇祖庭映照得凄清冷落。

在台湾,许多中小学开设了介绍佛教基础知识的课程,暑假期间还组织中小学生到中台禅寺等大小寺庙参加禅修夏令营。我曾看过一部介绍台湾小学生佛教教育的DVD《小星辰在中台》,出席开营仪式并发言的贵宾,上有宪兵司令部司令余连发中将,行政院副院长夫人叶美吟女士,立法委员林益世先生、纪国栋先生,下有各级地方长官。政府对小学生佛教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整个禅修夏令营活动自始至终体现“三大理念”、“四大箴言”、“十大精神”。“三大理念"即"中学为体,佛法为根,世学为用”。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知恩感恩是“中学为体”的核心内容,《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为小星辰必修科目之一,所谓“百善孝为先”,通过恭诵《父母恩重难报经》,让孩子们明白父母养育子女的辛劳,让孩子们从孝顺的心开始,进而落实一切善行;“佛法为根”的理念是通过每天的端身静坐来落实的。《华严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终须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孩子们通过静坐,安养心性,培养安稳的智慧,以成就未来沉着冷静的应对能力。"世学为用"即让孩子们通过参观纪念馆,了解佛陀“出家、成道、说法,普渡众生”的伟大一生,教育孩子们要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四大箴言”是“对上以敬,对中以和,对下以慈,对事以真”。通过朝山跪拜、绕塔礼佛来培养孩子们的恭敬心,除去心中的贡高我慢;通过放生护花、施舍奉献,来培养孩子的慈悲心,除去心中的嗔恨贪娈;通过闯关游戏、表演节目来培养孩子的和睦心,除去心中的粗暴独断;通过整理内务、过堂用斋和“行住坐卧”四威仪来培养孩子的认真心,除去心中的散乱随便。十大精神的内容包括:慈悲、恭敬、和睦、真诚、分享、行仪、因果、感恩、福报、智慧。“小星辰禅修夏令营”就是这样通过上惟下觉老和尚的精心设计,寓教于乐,一周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相形之下,我们的一些德育课程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空洞无聊!

学佛的意义,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识心达本,找回我们的本来面貌,彻底证悟宇宙人生的实相。因此学佛是件无上光荣的大事,需要人们倾毕生的经历去探究和实践,绝非出将入相的功名所可比拟,是真正大丈夫的第一等要事。从小处讲,至少可以紓解现代学生中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让我们的学生树立起以下一些重要观念:

(1)涵养慈悲恻隐、宽厚仁爱之心。

《孟子见梁襄王》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恻隐之心是人格修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世间种种是非争端、暴虐杀戮都是人们缺乏仁爱之心的缘故。为了教导众生要相互尊重,不要彼此残杀,佛陀曾讲过一个双头鸟的故事。有只共命鸟,长着两个头,为了吃树上的果子,两个头发生了争执,后来一个头想出了歹毒的主意,它对另一个头说:“我们这样子闹来闹去,谁都得不到好处,我不与你争了。为表示我的歉意,你吃了我摘的这个果子吧。”它把一颗有毒的蓝果子献给了另一个头,心想:只要它吃了这毒果死了,就不会有人跟我争抢了。结果吃了毒果的头很快就死了,共命鸟从高高的树枝上摔了下来,献毒果的那个鸟头自然也死于非命。佛陀告诫我们,众生就是那双头鸟,他们的命运是相连的,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残害其他生灵,最后必将害到自己。现代生物学也揭示了同样的道理:物种越丰富,生物圈也就越稳定,生命之链就象多米诺骨牌,其中的一张倒了必将发生连锁反应,最后殃及自己。环顾周围,如此重要的尊重生命的理念却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人们吃腻了家养动物,又开始海吃野生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不被大肆捕杀的。人类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全然不顾动物的痛苦感受,宰杀烹煮,无所不用其极。对动物的极端残忍最终使得人心麻木,人心麻木又将导致对自己同胞的残忍相向。如果我们能多听听佛门“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呼吁,多读读陆游“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的诗句,多思惟“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户门夜半声”的警语,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理铭记于心,那么世上怕早就祥云普盖、和睦太平了,哪来那么多的纷争血腥?

(2)培养豁达乐观、大度能容之心。

中学时代,读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贺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总觉得这些诗人的想象真丰富,气魄真大,境界真高。后来在大学里读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汪洋恣肆、变化万端的浪漫文风使我对庄子其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以为想象力之丰富无有出其右者。最近读了《佛说维摩诘经》,不仅哑然失笑,庄子之于佛陀犹如芥子之于须弥山,实在不可以道里计。千古第一吹牛大王舍佛陀其谁!《维摩诘经·不可思议品》有这样一段描写佛菩萨境界的文字,摘录于兹,与诸位奇文共赏:“维摩诘言,舍利佛,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又舍利佛,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佛,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须弥山有多大?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其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约40里),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偌大的一座山居然可以放进芥子之中而无所增减!四大洋的水有多广?俗话说:“海水不可斗量。”何况是四大洋的水?但佛菩萨居然能将它倒入小小的毛孔之中,而且水中的各种生物,大至龙王龟鳖,小至虾兵蟹将,居然依旧优游自在而没有妨碍!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据说相当于1000000000个银河系那么大,这些大菩萨居然可以置于手掌之中,象扔铅球那样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而不惊动其中的众生!吹牛吹得那么大,而佛陀居然还在《金刚经》中信誓旦旦:佛是如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佛教的大气魄和大境界由此可见一斑。读了这样的奇文,再来反照自己的身价处境,简直微不足道,那些鸡毛蒜皮的琐屑烦恼又算得了什么?正在你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时,佛陀又说出了“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如来”的妙论。其实我们并不渺小,一朵小花,一粒细纱尚且大如一个世界,何况是我们人类呢?我们的心量实在大得很,三千大千世界就在我们的微妙真心之中!现代相对论的思想在经文里表述得那么清楚明白、生动形象。爱恩斯坦若有缘读到这段文字一定会赞叹不已!经常品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胸襟焉得不宽广?我们的人生焉得不乐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眼中“枝叶”与胸中“世界”:谈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相关文章
  1. 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
  2. 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拯救之道——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