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贵州省普安二中:余永正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标准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本人将对此作如下的论述:恳望同仁不吝赐教。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的模式,是一种积极学习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意思:探究和探究性学习。探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总结),标签:研究性学习范文,http://www.51jxk.com
贵州省普安二中:余永正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标准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本人将对此作如下的论述:恳望同仁不吝赐教。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的模式,是一种积极学习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意思:探究和探究性学习。探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探究性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师生同读书提高素质。
1、教师要博览群书。
探究性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创性,这种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它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出囚禁的情愫。教师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要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角色的转换,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位积极的、有效的教育研究者。这既是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作为学生促进者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能熟悉地将探究性学习引入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所教学科领域富有专长的教学能手,更加要求教师是一名富有杂才和通才的杂学家。为此,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除刻苦学习所教语文学科之外,还力争懂得如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知识、人生哲理。实际效果显示,一专多能,知识渊博,学识雄厚的教师,不仅看问题独具慧眼,睿智而富有远见,而且思维灵活,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巧妙地解开了学生的心锁,以生动性、艺术性、富有哲理性和浓厚的趣味性来打动学生和感染学生,巧妙地吊住学生的“胃口”,使他们听课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犹如高级的精神享受。从而更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读书的活动中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读书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博览群书。
2、帮助学生谨慎读书。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有“益”而“开卷”,为“下笔”而“破书”的误导下,不管什么书,拿来就读(当然并不是坏事)。有逆反心理的一些学生还专挑教师和家长视为洪水猛兽不让看的“坏书”,大胆闯入“禁区”。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奇、刺激、过瘾、好玩的书,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网吧等等学生津津乐道、爱不释手。这些书和网上的黄色垃圾给心理发育未成熟、识别力不强、自控力差、情绪不太稳定的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引入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用一些典型的事例和他们交流其中弊端,教育他们要谨慎读书。
报载:山东省临沂罗庄一中高一(二)班的学生杨某,因班主任老师上课没有提问他,又因用圆规打了他而怀恨在心,竟用切西瓜的刀当武器砍了老师四十刀,并使教师丧命。他入狱后,坦诚自己最爱看的书:《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最信奉的格言:不需要奉献;爱好:冰;性格:冷。通过这一事例,使学生悟出武侠小说和看暴力节目,侵犯他人的可能性增加到3%到15%。去年,某校初二学生因上网玩游戏赌博,输者不愿拿钱给赢者,就产生了矛盾,最后道致人命案的发生。输者被赢者哄到一个无人的山腰草丛中,趁其不备,从后面用石头猛击其头部十余下,致其死亡。通过和中学生的一道评论网络游戏,形成了共识:网络游戏形象直观,然而整部游戏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有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看多了,会使人的头脑越来越简单,思想越来越肤浅。更不好的是,有些游戏充斥着暴力、凶杀、se情、迷信,给人带来的不是情节之美、人物之美、艺术之美,而是丰乳肥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让学生纯洁的心灵蒙垢,借以告诉学生像这类读物(或游戏)应不看或少看。
言情小说中的许多作品充斥着赤裸裸的性描写,使中学生感官接受更多的性刺激,大脑中控制性激素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促进性激素的产生,从而使发育期提前,严重污染了他们的心灵。中学生早恋,偷食禁果,性犯罪现象屡禁不止,与言情小说中的性刺激无关吗?据报载,北京某校一名三好学生,读了黄色小说后,便从好奇到向往,最后到失去理智,坠入流氓犯罪集团被捕入狱。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言情小说的弊端。
通过这些交流、沟通,使学生认识到,坏书犹如虎,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就等于失去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阅读时间。以此引导学生要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并引导学生会从自己阅读的读物中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探究,从而起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
3、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
2004年5月,胡锦涛书记说:“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根据这一提示:我们要引导学生选择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图书。如中宣部等部委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图书,就是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好书,读它,使贪者廉,懦者勇,卧者起;读它,能知我中华之荣与辱、战与败、得与失、进与退;读它,能使人们眼明心亮,提高鉴别真善美丑的能力,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袭,增添振兴中华的豪情。
在引导学生选图书中,笔者常和学生谈到鲁迅的书富钙、多铁,读之可清心,明目,壮骨、活血。读点鲁迅的作品,可以借他的慧眼审视大千世界;借他的大脑思考多味人生;借他的铁肩担起历史重任;借他的正气扫荡不正之风。以此引导学生不要在周作人的苦雨斋里消遣,不要在琼瑶《情深深、雨蒙蒙》中徘徊,要常在鲁迅的百草园内逗留、吸取营养、净化心灵。有个初三学生读完《水浒》之后在笔记中写道:梁山中许多人是被迫为寇的,但他们的组织结构和朝廷无异,他们的行事原则与官场无异。如果李逵不是游戏而是真正坐衙寿张县,当了县太爷,他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公正么?显然不能。如果宋江真的能打到东京夺了皇位,世上就没有高俅、蔡京了么?显然不会。因为从乞丐到朱元璋,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奴隶做了主子,往往比以前的主子更狠。所以我们在《水浒》中看到那么多逼上梁山的故事,看到那么多冤屈与不平,他们最终寻求解决的路子就是以暴易暴。我让该生将这段话在课堂上读,谈谈他的感想,以此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时间,图书室借书的人多了,迷恋网吧的人少了,学生之间谈读书的心得的多了,打骂人的人少了,空闲时间上网吧的人少了,借书看书的人多了。
今天,科学技术猛进,知识已见端倪,新名词、新课程、新成果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可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对现代科技了解却寥寥无几。不知克隆、纳米、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空间站等现代技术语的中学生大有人在,他们恍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是桃花源中人。如果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知之甚少或者充耳不闻,如何培养创造意识、环境意识、进取精神和科学精神,如何成为创新人才?中国国藉的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的得主?笔者认为其中原因之一,是从小接触不到好的科普读物。为此,我引导学生时不时读读我国院士写的《院士科普书系》,让学生了解世界科学前沿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发现周围的科学世界,挖掘自己的科学兴趣和潜能,从而奋力拼搏,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
[1] [2] [3] [4] 下一页
Tag: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