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建议(二)(教学论文)» 正文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建议(二)(教学论文)

[01-04 21:15:54]   来源:http://www.51jxk.com  研究性学习   阅读:8656

概要: 二、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一)时代发展需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逐步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发生,使21世纪成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世界牲和世界变化的看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例如,原来的世界是单一的看法被世界是多元代的看法所替代,“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好的处理办法”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信念所取代;“一次学习终身受用”被“终身学习”的观念所取代。正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外,更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复合型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进研究性学习,并在高中阶段教育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旧有的教育思想与模式已不能完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建议(二)(教学论文),标签:研究性学习范文,http://www.51jxk.com



 二、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一)时代发展需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逐步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发生,使21世纪成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世界牲和世界变化的看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例如,原来的世界是单一的看法被世界是多元代的看法所替代,“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好的处理办法”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信念所取代;“一次学习终身受用”被“终身学习”的观念所取代。正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外,更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复合型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进研究性学习,并在高中阶段教育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旧有的教育思想与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了,因此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育不仅要使人们能更好更多地接受知识,而且要使人们具有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础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与学习内容也不能墨守成规,仅仅用原来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来学习预先确定的的、由前人积累的文化和经验不再是合适的了,必须按照时代的特点及其对教育得出的要求,在教学中调整学习内容、充实新的学习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也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省在新课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香港特别行政区在课程体系中以“学会学习”为总目标。我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正是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界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我国的课程建设曾受到国际课程整合理论的儿童中心(杜威)、结构中心(布鲁纳)和人本主义的认知--情意整合论等流派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经过广泛的实践,确立了三大板块课程,即: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尽管这三个板块的划分在逻辑上还显得不够清晰,但它在实际运作中却是简便易行的。另一种划分是按课程设置权限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板块。这两种划分课程的表述,都是从课程外在的、外显的属性来进行的。90年代末,人们愈加重视在课程的内涵上进行挖掘,提出应注重课程“三性”,即: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以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践为基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中较为活跃的一块园地。多样的校本课程,如培养兴趣爱好和发展个性特长的,以及品德类、心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休闲类等。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向何处去?以重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确是一个理性的价值方向。(以上几点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得以产生的宏观、中观与微观背景)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课程确实是顺应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研究性学习方法和课程实施有充足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1.丰富的理论根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的描述:(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学习过程。(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与及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这就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得以实施的理论依据。
2.政策依据。(1)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2000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修订稿(试验)>的通知》规定:在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增加一门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它规定每个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必须学习该门课程288课时以上。这也是第三次全教会关于素质教育“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精神在高中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3)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规定: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4)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我们认为,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它既能使我校师生的教育观念发生改变,更能为我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闯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使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我校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我校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情况
2001年秋,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课改号召,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了探索这门新课程的实施方案我们还为此申报了一个市级课题《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与研究》,目前也处于结题阶段)。在开展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工作。
在课程的开设之初我们就建立了课程领导机构。先是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后来增设了工作小组和研究小组,主要组成人员有校长、副校长及教科室、教务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等人。三个小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负责抓好整个课程开展和课题实验研究的计划、组织、实施、管理、自测、自评、总结等工作。
(二)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根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和我校实际制定了课程的《实验方案》,成为我们后来开展课程的指南。
(三)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宣传动员,然后以“课程知识讲座”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对师生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培训,为他们接下来要进行的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确定学生课题研究主题。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高一年级以“理想、道德、人生”为主题、高二年级以“人和自然”为主题进行研究。
(五)征集、整理学生研究课题。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我们就在所有师生中就已确定的主题征集了大量的学生研究课题,然后再从相关资料上找到了不少的课题并加以筛选归类后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来选题。
(六)各班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个组5——7人,每班有十个左右学生的研究小组。然后由学生聘请指导教师(年级可以适当地进行调整),师生组成一个完整的研究小组后就可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始按前文所说的流程进行研究了。
(七)课程开展的时间和形式。
1.时间安排:每周星期三下午专门安排两节课进行课题研究,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进行研究。

[1] [2]  下一页


Tag: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研究性学习
上一篇:浅谈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