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名句名段1.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卫风•氓》)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5.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6.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9.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10.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1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1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1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17.明
惠安一中2017届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归纳,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一、名句名段
1.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卫风•氓》)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5.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6.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9.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0.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1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
1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21.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2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
2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2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
2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2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0.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3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六国论》)
3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3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
二、通假字:
第1、2单元
匪我愆期:匪-非 于嗟鸠兮:于-吁 隰则有泮:泮-畔
说怿女美:说-悦;女-汝 自牧归荑:归-馈 爱而不见:爱-薆;见-现
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僻,幽僻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导,向导、引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证,证人 何桀纣之昌被兮:被-披pī
终老不复取:取-娶 箱帘六七十:帘-奁 蒲苇纫如丝:纫-韧
契阔谈䜩:䜩-宴 府吏见丁宁:丁宁-叮咛 摧藏马悲哀:藏-脏
儿今日冥冥:冥冥-暝暝 奄奄黄昏后:奄奄-晻晻,阴暗不明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列-裂,分裂 一尊还酹江月 尊-樽
《六国论》
暴霜露,斩荆棘 暴,通“曝”,pù,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石钟山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通“拷”,敲打。
《项脊轩志》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你的。
《五人墓碑记》
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财,钱财。 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 通“搢”,插。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登泰山记》
须臾成五采:采,通“彩”,彩色。 石…多平方,少圜:圜,通“圆”,圆形的。
三、古今异义
1.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
2.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3.感君区区怀 古义:真情挚意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4.其实百倍 古义:那实际情况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多含转折意
5.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6.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安排 今义:按犯错情节作出处罚
7.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
8.夫惟捷径以窘步 古义:小径、便道,比喻邪路 今义:近路
9.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 令义:指父亲的父亲
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1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一般属官 今义:投身到;处理
12.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
13.吾杜之行为土先者 古义:行,品行;为,成为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14.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义:党羽 今义:个人,非公家的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