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正文

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01-03 20:07:27]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317

概要: 复习,检查背诵1、抽查个别学生的背诵情况2、《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次北固山下》中写新旧事物必然交替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中点明诗人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一、解题从题目《钱塘湖春行》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生答:时间、地点、事情)明确:“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春行”,即春天出游,题目点明了地点、季节、内容。这是作者于早春骑马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时任杭州刺史。二、作者我知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现存诗歌近三千首,数量当推唐代诗人之冠。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同学们感兴趣的可以课下去了解。三、图片欣赏“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都说天上有天堂,人间有苏杭,而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写下了不少著

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复习,检查背诵
1、抽查个别学生的背诵情况
2、《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次北固山下》中写新旧事物必然交替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中点明诗人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一、 解题
从题目《钱塘湖春行》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生答:时间、地点、事情)
明确:“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春行”,即春天出游,题目点明了地点、季节、内容。这是作者于早春骑马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时任杭州刺史。

二、作者我知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现存诗歌近三千首,数量当推唐代诗人之冠。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同学们感兴趣的可以课下去了解。

三、图片欣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都说天上有天堂,人间有苏杭,而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写下了不少著名诗篇。其中宋代大文豪苏轼留下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谓是千古绝唱了。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

四、朗读
第一遍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第二遍让学生大声朗读(注意“堤”的读音);补充完律诗的时候后让生再次朗读。

补充:律诗的相关知识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8句,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第一联称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对偶、押韵)
例如本首诗歌《钱塘湖春行》中,第1句的“西”,第2句的“低”,第4句的“泥”,第6句的“蹄”,第8句的“堤”,都押“ī”韵。

五、疏通文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初:表时间,刚刚。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好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新燕:刚从南飞回来的燕子。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乱花:纷繁的花。没:遮没,淹没。)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足:满足。)

PPT展示译文,让学生找出哪些需要重点注意的字词,翻译出来,请生回答。课文注释有的让生圈画标记,没有的补充在课本旁边。生齐读译文。

六、思考
1.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
初平: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新燕: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在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
渐欲: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
浅草: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
2.举例说明本诗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几处早莺争暖树”和“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和“浅草才能没马蹄”
    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3.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景色陶醉,流连忘返的心情。

七、内容总结
全诗以“ 行 ”字为线索,从 孤山寺 起,至 白沙堤 终。以“ 春 ”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喜悦 之情。
八、小结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柳阴,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最后播放水墨动画《钱塘湖春行》,此时学生更能深刻体会这首诗的美丽意境。

《天净沙•秋思》教案
一、 导入
前面三首都是诗歌,第四首是元曲。因此,我们要明白题目中的“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现在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 预读检查
《全元散曲》 曲牌名 马致远 号东篱  元代  王实甫  关汉卿  白朴 “秋思之祖”
三、元曲简介
简单介绍,此曲属于元散曲中的小令,小令又称为“叶儿”。

四、 创作背景
元朝是一个蒙古族统治的朝代,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取天下的民族,对于文化、文人向来不重视,而马致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年轻时热衷功名却无法受到重视。而且元朝统治者又把全国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种人,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马致远郁郁不得志又因长期漂泊在外远离家乡,思念家人而写下了这首曲。

五、 曲词讲解
1. 让学生先读一遍,教师正音;
2. 听录音朗读,生再度;
3. 逐句赏析
①“古藤老树昏鸦”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衰败
②“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与上一句是否冲突?
恬淡、温馨的生活画面。不冲突,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③如何理解“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给人荒凉的感觉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说明马和人一样漂泊无定,饱经沧桑。 
④诗人的“断肠”只是因为思乡吗?
诗人断肠不仅是背井离乡的游子思乡、倦于漂泊所致,也是对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无奈。

六、 整体把握
翻译,借助译文来尝试背诵,全班齐读全曲及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七、 曲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农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大家畅所欲言,可站在诗人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也可把自己当成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复述故事。)

八、 小结
《天净沙•秋思》全曲五句二十八个字,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不愧是后人所说的“秋思之祖”。


 

黄俊凤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眸”如何能“明”而“善睐”?——供材料议论文拟题讲与练(说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 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
  3.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高考复习(高三)
  4.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5.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 高考复习(高三...
  6.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概述 (高考备课资料)
  7.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易混术语区分...
  8.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五种答题模式
  9.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版高二选修...
  10.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强化训练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
  11. 高考古诗词精题精炼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3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
  12. 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
  1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