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马说》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正文

《马说》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0-16 17:20:2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689

概要: 课 题23、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3.培养振兴民族,奋发有为的高尚情操。课标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教学重点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注音:祗( ) 骈( )尽粟( )一石( ) 槽枥( )2、 解释字词祗: 一食: 虽: 且: 等: 安: 材: 通: 外见: 策之: 执策:3、翻译句子 (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1)不以千里称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4、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2.没有遇见“伯乐”,“

《马说》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课  题 23、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3.培养振兴民族,奋发有为的高尚情操。
课标要求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
教学重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注音:
祗(    ) 骈(    )尽粟(    )一石(    ) 槽枥(    )
2、 解释字词
祗:  一食:    虽:      且:    等:  安:    材:             通:  外见:    策之:    执策:
3、翻译句子 (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
(1)不以千里称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4、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4、对于“千里马”的遭遇作者有什么态度?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首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3.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伯乐指的是什么? 
四、理解主旨,走进更深境界。
1.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哪句话体现了他的意图可充当主旨句?文章用了什么写法?
2、韩愈虽因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但他并不心灰意冷。虽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控诉,但仍对他们寄以希望。请同学思考一下,在封建社会里,韩愈的愿望是否能实现?
五、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你如何看待当代社会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2、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                                                                       
六、达标测试:
1、找出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之不能尽其才(    )
(2)执策而临之(     )          策之不以其道(    )
(3)其真无马也(    )           其真不知马也(    )
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  B、尽粟一石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策之不以其道
4、课内精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执策而临之 B。策之不以其道/不以物喜
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2).将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
答: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答:
答案:达标测试:4、阅读题( 1)、C
(2).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才,鸣之能通其意。
(4).①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②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



计                马说 韩愈
        千里马  伯 乐
        食马者:  不知马
           托物寓意
 






    
    








东都中学课时备课专用稿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姓名   邢伟    
时间  2013 、1 
 

邢伟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黄河颂》讲学稿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