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孔乙己》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正文

《孔乙己》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0-16 17:20:2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127

概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与背景;2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3品味小说语言,掌握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契点去分析文章;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小说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2明确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教学重点: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教学难点 :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体会小说的思想意义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 导入 二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作者:本文作者 笔名是 ,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及杂文集 ,译著《毁灭》等。本文是他在五四本文选自 前夕继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这是鲁迅发表的第二篇小说。 2 背景介绍

《孔乙己》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与背景;2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3品味小说语言,掌握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契点去分析文章;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小说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2明确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教学重点: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体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二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作者:本文作者    笔名是    ,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及杂文集             ,译著《毁灭》等。本文是他在五四本文选自     前夕继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这是鲁迅发表的第二篇小说。 
2  背景介绍  本文 写于1918年冬。作者选取了社会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了二十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份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是一篇反封建主义的作品。( 资料衔接   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所以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
3  文体知识回顾
(1 什么叫小说?            (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3)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4阅读全文,完成下列任务:
 ①勾画出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
 ②迅速抓取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标注出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可以速读,也可以跳读。完成以下的任务; 
 1、小说主人公的姓名;2、故事发生的年代;3、故事发生的环境。
 4、《故乡》是反映旧中国农村劳动人民命运的,着力刻画了闰土这一穷苦农民形象。本文关注的是哪一类人物的命运?  
 5注音   附和(     )   不屑(   )置辩    荤(   )菜     咸亨(    )酒店
羼(     )水   拭(     ) 蘸(     )    阔绰(       ) 舀(     )水    涨 哄(      )笑间(     )或   着(      )了慌 打折(    )腿   门槛(      ) 
三  合作交流完成:
( 一 )小说阅读任务一:结构分析 小说的结构:小说与其他叙事类文学作品(如童话、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剧等)一样,讲究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在分析其结构时,通常可以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将全文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在开端前还有引子,结局后还有尾声。) 按照小说的基本结构,给全文分层,并概括各层大意。
 学习第一部分  
1、课文为孔乙己设置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2、为什么要写“我”在咸亨酒店里专干温酒的营生?换个问法即:这篇小说为何用第一人称“我”——小伙计的口吻来写?
3、第三节中的“掌柜是一副凶脸孔……所以至今记得”,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4、这里写了哪两种来喝酒的人?为什么要写这两种人?
学习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阅读课文第4——9段内容,简略说说孔乙己的身世和他的悲惨遭遇
学习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1、第10节中掌柜提到“孔乙己长久没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是这位掌柜在关心着孔乙己吗?
2、第11节为什么写到“秋风一天凉比一天”?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吗?
3、请同学们对比开头第4节与第11节的外貌描写有何不同?这又反映了什么?
4、4孔乙己被何家和丁举人吊打,同是读书人为何打读书人?
5、请同学们注意这么一个细节:课文第4节中写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而在第11节中却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有何区别?
6、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矛盾吗?
(二)、阅读任务三:人物分析  探究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课学习重点是分析主人公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及刻画人物的手段。)
  人物形象刻画手段: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侧面描写——对烘托  
思考 :1孔乙己生活非常困顿,遭遇非常悲惨,但他身材高大,又能写得一手好字,完全可以自食其果,是什么原因使他遭到如此下场?如何理解课文中写孔乙己“不会营生”“好喝懒做”“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2 孔乙己性格鲜明,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阅读课文,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孔乙己性格的。从文中找出。
3 说明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4、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为何作者在文中屡次写到“笑
5、探究《孔乙己》的主题
四  小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 合作交流 
(1)小说阅读任务三:环境分析(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小说中人物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依相存,充分理解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环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从而抓住小说的主旨。)精心阅读课文1-3段,说说本文围绕酒店,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人际和社会关系。 
环境描写的作用:
(2)对比映衬手法运用
 (3)小说特点
(4)思维拓展;你可怜孔乙己吗?你讨厌孔乙己吗?假如他来到你面前,你会给他说什么?
三 总结反思
    资料衔接    名家论孔乙己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 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家 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 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1] [2]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讲座》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