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2017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人教�» 正文

2017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人教�

[05-14 00:52:47]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109

概要:(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参考答案】(1)和风细雨 (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3)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进行全面赏析。2(2011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 明①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2017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人教�,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和风细雨   
(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3)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进行全面赏析。

2(2011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注释】(1)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开。(2)冢:坟墓。(3)蛰:动物冬眠。(4)这句诗用的是《孟子》中的一个寓言,讲的是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5)这句诗用的是春秋时的一个典故。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6)是:对,正确。(7)蓬蒿:“茼蒿”的俗称。此指杂草。
【译诗】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解析】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总之,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令到来时,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与杜牧诗不用典故,也没有浓艳华丽的词藻,而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淳朴的乡村风俗画,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相映成趣,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定点训练】
一、基础过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云青青兮欲雨
(2)青冥浩荡不见底
(3)失向来之烟霞
(4)可怜楼上月徘徊
(5)熊咆龙吟殷岩泉
(6)栗深林兮惊层巅。
(7)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2.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人生失意和深沉感慨的诗句是                                  。
(2)表现天姥山高大的诗句是:                                   。
(3)韦庄的《菩萨蛮》中表现词人矛盾情感的句子是:                                         。
(4)《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之景的句子是:;描写诗人凄惨处境的句子是:                         。
(5)红颜弃轩冕,                     。
(6)                   ,阴阴夏木啭黄鹂。
二、阅读鉴赏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①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2)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

(2)这首诗一共写了哪几方面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②似月,皓腕凝霜雪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满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1)这首绝句通篇写景,景中有情。运用了什么手法写景?

(2)透过诗中情景我们看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境?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②
【注】①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了送别歌的代称。②西楼:指榭亭。
第二句和第四句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8.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