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记承天寺夜游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877

概要: 欣然:高兴的样子。 闲人: 清闲的人 2. (1)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3)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4) 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5)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三、1.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 ……柏影也。//何夜无月?……2.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方面,作者慨叹知音难觅;另一方面,作者当时被贬,心情抑郁,但仍不失进取心,借美景来排遣抑郁之情。3.记叙、描写、抒情、议论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 “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6.何夜无月?……两人者耳。表达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和自我派遣的 达观。7.

记承天寺夜游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欣然:高兴的样子。          闲人:   清闲的人      

2. 

(1)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3)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 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5)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三、1.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 ……柏影也。//何夜无月?……

2.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方面,作者慨叹知音难觅;另一方面,作者当时被贬,心情抑郁,但仍不失进取心,借美景来排遣抑郁之情。

3.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 “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

6.何夜无月?……两人者耳。表达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和自我派遣的  达观。

7.这种做法值得赞赏。因为人们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

四、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下独酌》李白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   

 

门晓艳

上一页  [1] [2]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故宫博物院 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