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散文的文采 作文指导(人教版高三)» 正文

高考散文的文采 作文指导(人教版高三)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711

概要: 乐天天 文是高考常用的三种文体中,最易出文采的一种。不论其主旨、布局谋篇,还是语言,都可成为亮点。就主旨来说,一篇好的散文来说,无论写的是“人之思”,“情之悟”, “理之辩”, 或是“生之味”,都应具有文采。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爱,是情感美;能写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认识,为他人的人生开亮一盏明灯,是哲理美;能谈天谈地,讲奇论怪,告诉别人一种别样的世界,一种新奇的人生,是知识美……高考满分作文(山东卷)作文点评窗棂边的栀子花生命中我们常常忽略窗棂边的栀子花,而去徒然想象邻家花园中的花一定更为馥郁芬芳,就如同我们明明就住在一个星星上,却总以为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宝石般晶莹透亮。漫漫人生中,我们不也总认为自己的生命总是坎坷荆棘不断,而别人的生命总充满花儿般的芬芳?!然而,没有谁可以拒绝痛苦,没有哪个生命不烙刻苦痛的伤痕。别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隐藏深深的痛楚,只是在寂静的暗夜,你未曾听过他的呜咽的哭泣。 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

高考散文的文采 作文指导(人教版高三),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乐天天
   文是高考常用的三种文体中,最易出文采的一种。不论其主旨、布局谋篇,还是语言,都可成为亮点。
就主旨来说,一篇好的散文来说,无论写的是“人之思”,“情之悟”, “理之辩”, 或是“生之味”,都应具有文采。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爱,是情感美;能写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认识,为他人的人生开亮一盏明灯,是哲理美;能谈天谈地,讲奇论怪,告诉别人一种别样的世界,一种新奇的人生,是知识美……
高考满分作文(山东卷) 作文点评
窗棂边的栀子花
生命中我们常常忽略窗棂边的栀子花,而去徒然想象邻家花园中的花一定更为馥郁芬芳,就如同我们明明就住在一个星星上,却总以为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宝石般晶莹透亮。漫漫人生中,我们不也总认为自己的生命总是坎坷荆棘不断,而别人的生命总充满花儿般的芬芳?!然而,没有谁可以拒绝痛苦,没有哪个生命不烙刻苦痛的伤痕。别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隐藏深深的痛楚,只是在寂静的暗夜,你未曾听过他的呜咽的哭泣。 
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 
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环,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 
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事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你何时才懂得正视自己生命的欢乐,嗅一下窗棂边栀子花的芬芳? 
不要总认为自己的生命苦难重重,而别人的生命充满阳光,生命中的苦难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在不顺的生命里你也会有欢乐的踪影。 
正视自己的生命,欣赏自己的命运,纵然命途多舛也要淡然,坦然。历史的河流中,没有不受伤的船。多希望明早醒来,你可以面带微笑,去嗅一嗅窗棂上的栀子花,人面与栀子花交相辉映,或许会构成这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思想、感情是作文的生命。本文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文意美。
本文虽只选取了苏轼与陶渊明两个历史人物作为素材,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文意饱满、思想深厚。
作者先用一个富用诗意美的比喻——“生命中我们常常忽略窗棂边的栀子花,而去徒然想象邻家花园中的花一定更为馥郁芬芳”,来扣作文题——“我们明明就住在一个星星上,却总以为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宝石般晶莹透亮”。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转到了写人生有微笑与痛苦:看别人,如同看星星,每个微笑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痛楚。
作者将对人生的这一感悟寄托到了苏轼与陶渊明身上。苏轼的光环与痛苦、陶潜的淡泊与无奈,分明正是考生自己的心路历程的提炼和人生体悟。
本文真挚的感情配以第二人称的写法,娓娓道来,似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就布局谋篇来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使其有极大的自由度。但是,散文又称“美文”,其美之一便是构思的美巧。 一般说来,虚实结合、以小见大、首尾呼应等这些特色,是共同的。
高考满分作文(辽宁卷)    作文点评
我  能
雄鹰说:“我能征服蓝天。” 
溪水说:“我能汇入大海。” 
种子说:“我能擎起天空。” 
终于,雄鹰长出翅膀,征服了广阔的蓝天;溪水纳流入海,成就了浩瀚的大海;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了参天大树,擎起了一片天空。 
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在逆境中不服输的勇气。“我能”如开山之斧,披荆斩棘,助人攀登。凭借“我能”,人们绘就出一幅幅达到“新高度”的成功画卷。 
•风一样的青年• 
“亚洲有我,中国有我!”充满自信的刘翔又说,“谁说黄种人进不了奥运会前八名,我要让他们看到,我就是奥运会冠军!” 
忘不了刘翔在赛场上的如风身影,忘不了他在领奖台上的一跃。12秒88,一个相当吉祥的数字,洛桑的赛场因他的表现而更加光彩。奥运会后,人们都期待着他会打破世界纪录,本想这一天会来得晚些,可他如风的速度证明了一切。 
刘翔抱定“我能”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创造着奇迹。他彻底将科林•杰克逊抛在了身后,世界纪录史上只写下他一个人的名字——刘翔! 
 •海一样的先哲• 
是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词人吗?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达之士吗?是的,是他,是苏轼啊!小人的一句谗言,让苏轼贬居黄州,可他仍未失去信念,仍旧在快哉亭畔咏古吟诗,依旧在赤壁山下纵酒放歌。“我能”让他在抑郁中抱定理想,坚持信念。虽然历史上少了一位清官,却多了一位伟大的哲人。他永远启示我们: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是无数的历史寂寞铸就了强悍的历史传承,犹如苏子的启示,我们有“我能”的信念,传承他的理念。 
•枫一样的诗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失意的张继漂泊在异乡的江水之上,吟唱着内心的寂寞。可是,这失意中不乏信念,落寞中不乏执著。也许只有悲伤,才能铸就伟岸的诗篇。前贤张继即使在失意中也未放弃信念。倘若他没有坚定的信念,哪里会有这流传千古的诗篇。 
“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是刘翔的自信,苏子的放达,张继的执著。 
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切困难都能克服。我相信,走向成功,我能,我们能,我们一定能!  形式的灵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
本文在形式上比较华丽,运用比喻与排比句式开篇,语言流畅,能恰如其分地阐释话题,入题快,强调了“我能”的话题,接着,以阐发“我能”内涵进行总起,引出文章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用了三个颇具魅力的各有侧重的小标题,通过刘翔、苏轼、张继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分别从自信、放达、执著三个方面来阐释了“我能”的具体意义,强调坚信“我能”的作用,凸显了论点。结尾用反复句“‘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紧紧回扣前文,发出响亮的号召,句式反复中略有变化,能为其结构和中心服务。
本文层次分明,思维连贯,论证较好。

就语言来说,散文是运用各种修辞最自如的文体。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格和联想、想像、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是散文常用的表达技巧。
高考满分作文(安徽卷) 作文点评
读•感悟
午后的阳光缓缓流动,一捧清茗,任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
    读是感悟。
    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的澄净,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他甘愿“曳尾于途泥”,为的是守护那纯净的心灵之树。
    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与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激荡着他的自信与博大。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读司马适,读到的是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邢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做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比惆怅,“梧桐更兼细雨”是怎样的一缕忧伤,“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一截断肠。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品读苏武,读出的是忠诚,悟出的是伟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向昆仑”。品读谭嗣同,读出的是正气,悟出的是坚韧。

[1] [2]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高考散文的思路结构 作文指导(人教版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