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作文教学作文的一个公式» 正文

作文的一个公式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作文教学   阅读:8498

概要:那么明年,我们的学生,是谁来为我们的作文创造出更为精彩的构思,写出更为引人的佳作呢,我想应该是那些真正学会了换说的人,是那些真正爱动脑子的人,那些不怕呕心沥血的人。3、关于暗中说A这个问题包括文章的语言、构思、表达等方面,还涉及到作者的个人阅历、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水平、情感指数、世观念以及人生观等等方面的问题。毕竟要真正完成暗中说A的任务是不容易的。为了说明这个复杂的问题,我想还是以学生习作来举例说说比较好。作文题目:请根据下面的一首诗的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约800字的话题作文,诗歌除外。《沙》,作者苗得雨:世界上最不被重视的东西似乎只有沙了,然而最珍贵的东西――金,就在它里面。《为沙平反》曾翼世人皆谓:“举世最贱者,唯沙耳。”诚然,沙,不可食,不可衣,不得为能源。视之,所在皆是,却百无一用。然,君识之乎?“美人首饰五侯印,尽是沙中浪底寻。”沙所以贵者,为金为用。一粒沙能干什么,然聚而合之,熔而铸之,沙即可贵也。是也,沙若抱成一团,任尔东西南北风,其奈之何?人亦云,百姓如沙也。平凡而没有特殊之能,所谓无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初闻之

作文的一个公式,标签:初中作文教学大全,http://www.51jxk.com

那么明年,我们的学生,是谁来为我们的作文创造出更为精彩的构思,写出更为引人的佳作呢,我想应该是那些真正学会了换说的人,是那些真正爱动脑子的人,那些不怕呕心沥血的人。



3、关于暗中说A

这个问题包括文章的语言、构思、表达等方面,还涉及到作者的个人阅历、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水平、情感指数、世观念以及人生观等等方面的问题。

毕竟要真正完成暗中说A的任务是不容易的。为了说明这个复杂的问题,我想还是以学生习作来举例说说比较好。



作文题目:请根据下面的一首诗的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约800字的话题作文,诗歌除外。

《沙》,作者苗得雨:世界上最不被重视的东西似乎只有沙了,然而最珍贵的东西――金,就在它里面。



《为沙平反》

曾翼

世人皆谓:“举世最贱者,唯沙耳。”诚然,沙,不可食,不可衣,不得为能源。视之,所在皆是,却百无一用。

然,君识之乎?“美人首饰五侯印,尽是沙中浪底寻。”沙所以贵者,为金为用。一粒沙能干什么,然聚而合之,熔而铸之,沙即可贵也。

是也,沙若抱成一团,任尔东西南北风,其奈之何?

人亦云,百姓如沙也。平凡而没有特殊之能,所谓无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初闻之,甚觉有理,但细辨之,其实不然。如果以百姓一人一已之力,是难为惊天动地之伟业,若百姓如沙之抱成一团,用心为一,号令齐而行动目标同,则可无坚不摧。

长城,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不是出自千万平民百姓之手吗?古文明中的又一粒明珠,竟是出自无数奴隶的智慧和汗水。百姓如沙,沙之用却于此可见一斑矣。

固然,金是可贵的,但即使是一粒沙,我们也可以换个视角来看,沙内有明珠。

庄子,不过是战国时代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家徒四壁而缶无隔夜之粮,与之对抗的却是王侯将相的金戈铁马,可他却与他们周旋了几十年并以无力的双肩独自负起了那遗世独立的人类文明。

李香君,不过是秦淮河上无数花街柳巷里的烟花女子中的一员,可我堂堂中华民族“宝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却是通过她这样一个“血染桃衣”的商女来体现的。

冯婉贞,也不过是清朝末年无数小家碧玉中的一位,可面对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挺身而出的不是自诩为天朝大国的大清王朝的百万雄兵,而是这个振臂一呼的小女子和那些与之一同不顾生死的升斗小民,而那个咸丰皇帝呢,却在圆明园的火光中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鲁迅,这个中国黑暗社会的逆子二臣,痛心于民众之麻木不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手中之笔与国民的劣根性搏斗,竟然为我们的民族揭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中华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耀眼的丰碑,无不是建筑在无数百无一用的沙粒之的。

世人皆以沙为贵,吾独谓沙之无价。因为我从沙中看到了我们民族的灵魂。



这篇作文在审题上就有难度,学生大多不知道要写什么,曾翼同学却写出了沙这种不被人看重的东西所包含的内存精神。

下面,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是如何写出沙的精神的。

曾翼的构思是巧妙的,他把沙比喻为一个又一个的普通的中国人,把他们的昂扬的民族精神比作金子,这就使文章具备了诗一样的美感,耐人寻味。

同样一首歌曲,为什么有的人就唱得好听,有的人唱就没有了味道呢?问题在于声音的处理。因为内容没有变化,曲调也没有变化。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声音呢,是歌唱者的声音条件和发声技巧。作文也是这个道理,同样一篇文章,内容和写法都可以相同,可是,使用的语言不同,文章的味道就大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的作文特别要提高语言水平。

曾翼的语言是典雅而且生动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作者的个人阅历、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水平、情感指数、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文章中洋溢着的昂扬的民族气节当然是发自一颗正直善良的美好心灵,这颗心灵所包含的对于历史,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认识,一定是经过自己多年来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长期思索而逐渐形成的,它有民族文化中积极进步的乳汁的无形的滋养,有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继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勤奋学习和执着追求,借鉴吸收前人的文化成果对我们的创新是如此地有意义,另外,我们也不能不为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而深深地感动。

总之,暗中说A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作者多方面的素养作后盾,但这正好反映了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为了把换说工作做好,下面,我还要特别谈一下虚化的几个层次。

虚化包括逐句、逐段乃至全篇虚化三个层次。

先看逐句虚化的问题。我给学生准备了一段让大家都来说的意思,让它成为大家想说的A,大约如下:“有人说,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童年。因为幼时的我们以为世上的事情不会有什么变化。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没有经受过困难和挫折,是一段自然而然的时光。我们在童年时光,有父母亲人的照顾和保护,不曾有过危险。所以,我们每天都自由快乐不愁吃不愁穿,只知道玩,真是幸福极了。在这一段好时光里,我们以为未来的人生道路与我们的童年梦想一样,甚至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坏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我们看到谁都亲切,那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可是我们却生活在幸福之中。”让大家自己试着写一写,按照虚化的要求,力争把文段写得更美一些。

我把学生做的答案与大家一起分析了一下,然后,我给学生找了一段优秀的例文,是写《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做出的答卷。文段如下:“有人说,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童年。因为幼时的我们以为花会常开不谢,月会永圆无缺。我们的童年不会有荆棘,不会有坎坷,光滑完美,正如一个圆。它的轨道早已被无数双大手设定好、擦拭好。我们只要扭着幼小的身躯,张着无牙的小嘴,就可以在幸福的转盘上嬉闹大笑。在这个轨道里,我们可以采摘天上的星星去点缀我们未知的旅途,可以把大灰狼请进自己的梦境与它们一同游戏。幼时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我们嘴里喊叫着的是幸福,手里摆弄着的是幸福。”这段文章就基本上是逐句虚化了的。看过这一段,也许逐句虚化的技巧就会明白了。要解决逐句虚化的问题,我们要加强高考试卷的语言修饰题的训练。当时我就让学生做了一道小题目,用比较有文采的句子表达自己十多年来对老师的感情。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教师节寄语:老师,您不仅是四月的风,腊月的雪,超凡脱俗,您更是一路上照耀我的烛光,你们依然在风中闪烁,虽然有的已经渐渐暗弱了,有的已经熄灭,但是,十年来,即使那些已经熄灭的烛光也还在我的心里,而且必将照耀我以后的漫长的人生之路。”这个句子把烛光的比喻进行了扩展,是文章中的好的语言。

句子虚化的能力不仅应该在文章中具备,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去努力追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不能不关注一个新生事物,那就是网络聊天的语言魅力。这是一个需要灵性的天地,好的语言是成功聊天的重要前提。这里特别需要说话的虚化能力,尤其是句子的虚化能力。有许多的话是不好直说的,有许多的问题是不好直问的,这都需要我们在网络聊天时换个说法。我手头有一次别人网络聊天的实录,兹录如下:



A是一个男人,B是一个女人。

A.咚咚,咚咚---

B.哪位?请进~~~~~~~~~~~~~~~

A.真是知音。看字能知道有人来了。不怕坏人吗?

B.我认真看了几眼.想想应该不是吧?

A.那就请赐座啦。(稍等了一下)是不是客人太多?

B.有点.我正在招呼

A.给我个冷板凳也行。我只是个没事串门的。

B.哈.那怎么使得..来来来。..请上坐

A.你这么热情,恐怕连天上的月也要赖在你家是不走了。谢谢。

B.呵,你很会说话

A.世间的水如果都走直线,那还会有什么山水风韵,与你聊得畅快。

B.我可是笨嘴拙舌的

A.我是只看见美女就开屏的老孔雀呀。其实,我一无所长。

B.呵,可嘴不短

A.你是不是吃过黄鹂下的蛋?真是语锋机巧。

B.你真风趣

A.人生有很多追求,比如做神仙,不过,好像不如与你聊天。

B.你吃了蜜糖了?

A.是吃人唾沫太多,然后加工的,不过现在正抽烟呢。有茶吗?

B.不错的.还有心加工.我是别人吐出来我就只知道品味道.自己辨不出来。凉白开怎么样?

A.其实,我只是想讨杯茶涮嘴巴,那样,你就觉得我的嘴没有味道了,也行,目的一样。不过茶喝多了,恐怕聊得舍不得走。

B.我鼻塞舌迟.有味道我也难品的出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中作文教学初中作文教学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
上一篇:不要孤立地看对学生的批评与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