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作文教学作文的一个公式» 正文

作文的一个公式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作文教学   阅读:8498

概要:百货商场的四楼服装专营区内,有着各式各样的高档而又时尚的服装,其中,在最显赫的位置上摆放着一件夹克和一件羊毛衫。左边的夹克标价5998元,黑色,够气派威风,右边的那件羊毛衫标价4998元,白色,一看便觉暖和舒适,不用想,这儿便是商场的高价区。虽然也常有买者来参观,但问津的却少之又少,反倒是那些物美价廉的服饰很是畅销。一日,闲得无聊,夹克和羊毛衫打开了话匣子。夹克说:“喂,你是从哪来的?”羊毛衫撇撇嘴,对夹克不屑一顾:“我从美国来,怎么着?”“噢,原来也是一件洋货,告诉你,我是从日本东京来的。”“真的?”“为什么没人买我们呢?我们的质地哪里比不上那些廉价货?”他们用眼睛瞟了瞟对面那些非常畅销的适合大众消费的国产货,不住地感叹:“这真叫人懊恼!”说完,黑夹克皱了皱眉头,高贵地“哼”了一声。过了一会,夹克和羊毛衫不语了,依然是高贵地立在那里,骄傲地等等着买主。十日以后,夹克被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买走了,老头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财大气粗。不久,羊毛衫也被买走了,买主是一个阔小姐,看起来挑剔得很。数日后,夹克和羊毛衫又相遇了,是在垃圾场,它们不约而同地问及被丢弃的原因,夹克垂头

作文的一个公式,标签:初中作文教学大全,http://www.51jxk.com



百货商场的四楼服装专营区内,有着各式各样的高档而又时尚的服装,其中,在最显赫的位置上摆放着一件夹克和一件羊毛衫。左边的夹克标价5998元,黑色,够气派威风,右边的那件羊毛衫标价4998元,白色,一看便觉暖和舒适,不用想,这儿便是商场的高价区。虽然也常有买者来参观,但问津的却少之又少,反倒是那些物美价廉的服饰很是畅销。

一日,闲得无聊,夹克和羊毛衫打开了话匣子。夹克说:“喂,你是从哪来的?”羊毛衫撇撇嘴,对夹克不屑一顾:“我从美国来,怎么着?”“噢,原来也是一件洋货,告诉你,我是从日本东京来的。”“真的?”“为什么没人买我们呢?我们的质地哪里比不上那些廉价货?”他们用眼睛瞟了瞟对面那些非常畅销的适合大众消费的国产货,不住地感叹:“这真叫人懊恼!”说完,黑夹克皱了皱眉头,高贵地“哼”了一声。

过了一会,夹克和羊毛衫不语了,依然是高贵地立在那里,骄傲地等等着买主。

十日以后,夹克被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买走了,老头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财大气粗。不久,羊毛衫也被买走了,买主是一个阔小姐,看起来挑剔得很。

数日后,夹克和羊毛衫又相遇了,是在垃圾场,它们不约而同地问及被丢弃的原因,夹克垂头丧气地说:“那老头抽烟时不小心在我身上烫了一个洞,”羊毛衫则在一旁哭泣,最后只是小声地说了句,那小姐穿着我参加舞会,就沾上了一点XO。“

夹克和羊毛衫又不语了,以后只有过着终日与苍蝇和垃圾为伴的日子。



再如一个例子:

请读下面的一首歌词和相关材料,然后作文。

谢谢(歌词)

谢谢是一盆火,融化了结冰的心。

谢谢是一杯酒,温馨了陌生的人。

谢谢是一阵春风,吹绿了爱的季节。

谢谢是一道阳光,照亮了梦的彩云。

谢谢天,谢谢地,谢谢大千世界。

谢谢他,谢谢你,谢谢父老乡亲。

一声声谢谢,人间充满爱。

一声声谢谢,天涯若比邻。

人海茫茫,千山万水,一声声谢谢暖人心。

每当吟诵起这首歌词,我们头脑里便会由此引发许多联想和感受,生发出种种认识和感想。请你结合自己和身边的生活,选取一个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以上,诗歌除外。



这道题目的审题工作当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说什么“谢谢”的故事或者人,从审题的角度来说,搞清楚什么是命题人要学生说的A或者学生自己想说的A到底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既然一声谢谢是那么美好,那么,“谢谢”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它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与温情,是人对人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所以,无论是命题人要学生说的A或者学生自己想说的A都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心,说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与温情,说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这样一来,话题就变了,不是单纯地说有关“谢谢”的人和事了。我一讲完,就有一个学生想起我们在课堂上曾经说的一个故事,那是屠格涅夫的一篇小散文,说的是自己在大街上走着,遇上了一个乞丐,他伸出手来,想讨一点什么,而作者没有带钱,情急之下,就与那个乞丐握了一次手,那个乞丐说了一声“谢谢”。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是的,我们的作文之中就是要有这样的好笔墨,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打开了。于是,赵静同学当场就写出了《一张破棉被的故事》,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与温情,文章是这样写的:



曾经有一位四十来岁的农民,妻离子散,伤心绝望,想放弃生活,他每天都睡在同一条马路的同一块地方。天气慢慢地转凉了,他依然是逛完了白天又到老地方睡夜晚,他静静地睡着了,梦想着自己如果有一条棉被那该多好啊!不知不觉地,他觉得身上好像变得暖和了起来,他用剩下的一点力气睁开了眼睛,原来是一位老太太在帮他盖着棉被,哇,真的好暖啊!

可是,他始终没有力气说出”谢谢“这两个字,只是用那两只微微睁着的眼仔细地看了看那位老太太,他想记住她。

几年之后,这个农民转眼成了一个比较有钱的富翁了,他告诉人们都是因为那张破棉被,否则,他不会感到人间还有温暖,人间还有真情,别人一个老太太都活得那么自在,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活呢?那里他想他一定要报答那个老太太。

不久,这位农民找到了老太太,而老太太更加苍老了,头发已经花白,彻底地无依靠,于是,他决定养这位老太太,以报答当年之恩,因为他的苦心恳求,老太太答应以他为儿子,晚年享享他的福,农民也非常高兴。

一张破棉被,虽然没什么大用,与其扔掉,何不赠与他人,赠给那些需要棉被的人,别人开心,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的学生构思作文的时候,我在唠叨着,希望他们有更多的创造力,我说:“三年来,我们老师每天都在擦拭着天空的乌云,努力地寻找着那一颗颗耀眼的明星。为了那富有创造力的灵魂的出现,我们真是真是历尽艰辛。”

2、关于换说B

这个问题主要谈技巧,尤其是构思。在高一差班教课时,首先我就被纪律问题堵住了去路,于是,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不读书,我能做什么”,用这来做话题作文,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几乎是无法下手,他们要做恐怕只能做出几个问答题来,于是,我先和他们一起讨论,第一个学生说,我不读书,我可以去做理发店,我当时就被难住了。这叫什么作文?我真是有过!这不是给自己为难吗?我当时就脑子发烧,三分钟后,我的答案出现了,“不读书,我能做什么”,答案无非两个,或者我什么也做不了,或者我照样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按照后一个回答思考,我想到了杨朔的《荔枝蜜》,多少普通的劳动者,他们不是在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杨朔的《荔枝蜜》那样去构思自己的作文呢?作文的主题也积极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故事不是就在我们身边吗?就写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些内容不就是换说的B吗?学生们在我的启发之下,思路活跃了,差班也是一样的,才写了30分钟,我收到了这样几篇文章,一个学生说的是古代一个富家子弟,游手好闲,请父亲花钱买了一个官当,结果因为自己不会处理公务,而是闹了事出来,险些丢了性命。一个学生说的是一次电视现场采访的实况,内容是一个姑娘躺在医院里,痛苦地诉说自己的经历,因为交错朋友不爱读书,养成了从家里拿钱的习惯,后来又染上毒瘾,最后痛苦得自杀的故事。还有一个同学谈一次答记者问的具体内容,是一位外国总统的儿子博士后的回答,这篇文章则写得更好,用了许多精彩的比喻,那位博士后回答说自己没有知识而请人为自己处理国家大事,自己就好比是瘫子被人推在轮椅上,躺在床上,虽然生活富有,可是不会开心,或者是聋子,或者是瞎子一样。还有一位同学说的是一次有一个初中班的学生到船上进行社会实践,一个孩子问船傅做一个导航员要多少知识,船傅说至少要高贵毕业,后来,一直问到做起码的一些事也是大都要大专毕业,那个孩子说,我明白了,“不读书,我什么也做不了。”我们看这几个学生的简单作文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换说的不同的B,表达了比较相同的问题。这就告诉我们,换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方法千变万化,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表达那个大家都想说的A,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换说技巧的确立,这就给我们的作文提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是对创造力的更高要求。作文换说方法的选择,必定带来作文水平的革命性的飞跃。可以说,换说B是需要呕心沥血的,它不容易,但有路可走,决不是像外行的人所说的那句笼统的话,什么“作文水平的提高,完全靠多读多写多思考”,试问,读什么,写什么,思考什么?

因为我的学生明白了想要说什么A,明白了需要换说B,所以,他们不再认为作文是那么神秘,那么不可攀登了。其实,再看看近几年来的优秀高考作文答卷,都符合了虚化这个规律,比如《赤免之死》,作者想说的不就是人生在世应该诚信吗?可是作者换说的却是一匹赤免马对关羽的忠诚,这个换说是精彩的,妙在它的言外之意,说畜牲尚且懂得诚信,更何况人呢,难道我们人这样的高等动物连牲畜都不如吗?这是何等的构思!这种换说,不是绞尽脑汁是什么?至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天才只不过是灵感的代名词而已。再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为我们探讨了不讲诚信的人的表现、危害和找回诚信的方法等问题,如果用议论文来写,则定会有些死板,可是,谁会想到那位作者却用了一个就诊报告的形式来写呢,这一换说,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坛所没有的,是革命的,是破天荒的,这是为了表达那个想说的A而换说B所带来的文章表达方式的革命,这才是真正创造力的展示,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结出的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中作文教学初中作文教学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
上一篇:不要孤立地看对学生的批评与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