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备课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正文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备课   阅读:8165

概要:37.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38.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 。39.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 。40.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 。41. 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 。42. 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 。三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标签:语文备课资料,http://www.51jxk.com
37.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
38.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                 。
39.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                 。
40.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                  。
41. 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              。
42. 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                  。

三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
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                 ,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                ”。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               ,             ’啊”。

4、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      
7、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写出这首诗                                                                  

8、 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
“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                                                             。”

9、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

10、“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                               ”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1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朱映红

上一页  [1] [2] [3] 


Tag:语文备课语文备课资料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备课
上一篇:高考语文作文万能模板之七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