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节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五、情人节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诗歌总汇(语文版七年级备课资料),标签:语文备课资料,http://www.51jxk.com
〈节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五、情人节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 韩庄闸舟中七夕〉(清)姚燮: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六、中秋诗词 《中秋》 (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七、重阳节诗词 〈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王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 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八、冬至诗词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小至〉 (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上一页 [1] [2]
Tag:语文备课,语文备课资料,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