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 正文

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

[10-16 16:51:28]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85

概要:吴六国 高考语言表达部分的试题,一般说来,难度都不太大,但历年来考生的得分率总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最后一道6分题。这既与试题的特点有关,又与考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对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缺乏必要的认识有关。本专题专门阐述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主要有哪些呢?一、向心性这里的“心”是指中心。所谓向心性,是指所写的一段话要有明确的中心,这段文字中的所有语句都要直接或间接地陈述中心,指向中心,而不能偏离中心,更不能游离中心之外。例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上标有 写的一句相同。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赏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蓍《本草纲目》的问世!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道高考试题,看起来有点难,其实不然。综观所给的材料,可知它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第一句是论点,也就是中心所在,第二句是以李时珍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论点。从该句的内容看,它是对首句作直接陈述的,也就是指向中心的。据此,“另举

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吴六国
高考语言表达部分的试题,一般说来,难度都不太大,但历年来考生的得分率总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最后一道6分题。这既与试题的特点有关,又与考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对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缺乏必要的认识有关。本专题专门阐述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
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主要有哪些呢?
一、向心性
这里的“心”是指中心。所谓向心性,是指所写的一段话要有明确的中心,这段文字中的所有语句都要直接或间接地陈述中心,指向中心,而不能偏离中心,更不能游离中心之外。
例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
②句式上标有 写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赏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蓍《本草纲目》的问世!
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道高考试题,看起来有点难,其实不然。综观所给的材料,可知它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第一句是论点,也就是中心所在,第二句是以李时珍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论点。从该句的内容看,它是对首句作直接陈述的,也就是指向中心的。据此,“另举一个事例”,其一必须是“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曾经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而且“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考生所举的“事例”只有满足这三项要求,才符合题意,也就是符合“向心性”的要求,否则就失去了得分的前提。其次才是按加线句子的句式(假设复句)组织答案。当年有许多考生因“举例”不当,甚至举某一名唱流行歌曲的歌手为例,非但不能得分,还引起众人捧腹大笑,这教训应该记取。
其实,许多类型的表达题,都存在一个“向心”的问题,选取语句重组一段话有这样的要求,运用原材料“重组”语句包含着这样的问题,扩写、变换句式等也包含着这样的要求,仿写也包含着这样的要求。
例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出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脚处。
远是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的第26题。从命题的意图看,是考“仿写”、兼及“前后呼应”(即连贯)和排比的修辞技巧。但是,要正确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把握住材料的“中心”。中心是什么?只能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只有围绕着这个“中心”你写出的比喻句,才能在内容上符合要求。然后再去考虑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等问题。答案举例:①仲夏亭榭里的异弦;②深秋山林中的独步;③是灵魂的依傍。
二、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语言内部的等级性。一段话应有层次,这是我们知道的,在阅读中分析段内层次是我们常做的练习;复习有层次,这也是我们知道的,因为我们常做分析复句层次的练习。一个单句内部有没有层次呢?有些同学也许不太明白了。请看下面一句话: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经济协作区”,谓语是“具有”,其后全是宾语。宾语比较复杂,有两个语言层次,一是“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市场”和“较丰富……资源”这四个由偏正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二是“市场”中包含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和“资源”中所包含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等级的语言层次,所以前者之间虽是并列关系,但不用顿号而改用逗号作停顿;之间是低一级的语言层次,所以用顿号作停顿。这是用标点来表示句子内部的层次。这样看来,单句内部也有语言层次。
例3: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答: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第24题,是一道变换句式的试题,要求将四句话整合成一个“单句”,“要点”一个不能少。从解题来说,将短句改作长句,先要找出一套主谓宾,作为长句的主干,其他内容转化成定语、状语或补事。比较所给的四句话,以句①作为改写后的长句的主干,一般不会有疑问。其他三句的“要点”作为“繁殖过程”的定语也不会有什么疑问。问题在于这三个作为定语的“要点”怎么排列,这里既有“层次”问题,也有“连贯”的问题。在这三个“要点”中,句②说的是按什么“途径和方法”进行,句③说的是建造自身所凭借的“物质”,句④说的产生的结果。这三者正好是一个逻辑层次和顺序。因此,整合后的单句应该是:“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或:“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可惜,许多考生除“要点”提取不准确外,这三个要点排列次序不当,也是失分的重要原因。
三、连贯性
所谓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作表达,使之前后照应,结合紧密,接榫处密合无间,语气上一气贯通。从写作来说,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加强语言的连贯性,如运用排比、反复、顶针等修辞方法。
从语言表达题的角度说,主要应注意下列3点:
1.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
例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除崇万级俯临千丈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西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本题的叙述角度是“天门”(门),因此答案是B。因为B项两句都是从“门”的角度作叙述的。
2.按照一定的顺序
强调按照一定的顺序,就是强语言之有序,这个“序”是多种多样的。
例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修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这是1999年的高考试题,综观题面可知,作者是从回忆的角度写杭州钱塘江景色之美,因为是回忆“去年夏天”之事,所以领起句应是“那儿……”而不是“这儿……”因为作者已不在杭州。因为是回忆那儿的景色之美,所以应选择表现“六和塔”、“江面上”。美的句子,且“江边”、“江面”、“江岸后面……”构成一定的空间顺序。故应选A。
3.注意前后照应
例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言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利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答:
这是2003年的高考试题。综观题面五句话可知,它描写的是“我”的见闻,故句④为领起句。因为其末是“草原带和森林带”,因此接下去就是分别描写这两“带”的句②和句①,这是分与总的照应。句③的开头“遮天蔽日的杉林”与句①末尾紧密相连,句⑤是有小结性质,故本题答案是④②①③⑤
除了这三点,还应注意音节的和谐,投榫的紧密等。
四、协调性
它包括与内部语境的协调和与外部语境的协调这两个方面,这里主要说内部语境的协调。
从语表达上说,内部的协调应包括声韵的和谐、音节和谐、短句和句子的和谐等。讲协调,实际上是说汉语独有的和谐美。这在高考的试题中每有涉及。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长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