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中学文言实词大全2» 正文

中学文言实词大全2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796

概要:促织黄州快哉亭记过秦论陈情表练习:(1)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促织》)(2)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促织》)(3)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促织》)(4)伏维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诸子喻山水》)(6)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7)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8)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答案:77.伏(1)趴(2)趴(3)趴(4)俯伏,指恭敬(5)藏匿、埋伏(6)趴(7)埋伏(8)趴78.复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45fù动名副①恢复②答复③反复④夹层(的)⑤再、又⑥还喜置榻上,半夜复苏。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促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促织阿房宫赋种树郭橐驼传归去来兮辞练习:(1)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种树郭橐驼传》)(2)夫妻向隅,茅舍无姻,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促织》)(3)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中学文言实词大全2,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促织
黄州快哉亭记
过秦论
陈情表

练习:

(1)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促织》)

(2)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促织》)

(3)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促织》)

(4)伏维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诸子喻山水》)

(6)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7)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8)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

答案:77.伏(1)趴(2)趴(3)趴(4)俯伏,指恭敬(5)藏匿、埋伏(6)趴(7)埋伏(8)趴



78.复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45

fù 动







副 ①恢复

②答复

③反复

④夹层(的)

⑤再、又

⑥还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促织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促织

阿房宫赋

种树郭橐驼传

归去来兮辞

练习:

(1)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种树郭橐驼传》)

(2)夫妻向隅,茅舍无姻,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促织》)

(3)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4)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

(5)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促织》)

(6)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促织》)

(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9)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10)伏维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4)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6)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7)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8)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0)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21)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2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23)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24)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25)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26)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28)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29)武气绝,半日复息。(《苏武传》)

(30)复举剑拟之,武不动。(《苏武传》)

(31)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传》)

(32)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

(33)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

(34)后汉使复至匈奴。(《苏武传》)

(35)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36)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指南录〉后序》)

(37)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左忠毅公逸事》)

(38)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39)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

答案:74.复(1)再、又(2)再、又(3)再、又(4)恢复(5)再、又(6)恢复(7)再、又(8)再、又(9)再、又(10)再、又(11)还(12)再、又(13)再、又(14)夹层的(15)又(16)再、又(17)再、又(18)再、又(19)再、又(20)再、又(21)恢复(22)还(23)还(24)再、又(25)再、又(26)再、又(27)再、又(28)再、又(29)恢复(30)再、又(31)再、又(32)还(33)再、又(34)再、又(35)再、又(36)再、又(37)再、又(38)再、又(39)再、又



79.盖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3

gài 名

















助 ①遮阳避雨的用具

②遮盖

③大概



④由于、因为



⑤如果



⑥句首语气助词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项脊轩志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谏太宗十思疏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黄州快哉亭记

练习:

(1)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黄州快哉亭记》)

(2)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4)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6)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训俭示康》)

(7)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秋声赋》)

答案:79.盖(1)大概(2)大概(3)大概(4)大概(5)大概(6)大概(7)句首语气助词



80.苟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7

gǒu 副





连 ①苟且



②姑且

③假如 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谏太宗十思疏



陈情表

种树郭橐驼传

练习:

(1)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诸子喻山水》)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二章》)

(4)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训俭示康》)

答案:80.(1)假如(2)假如(3)苟且(4)假如



81.鼓 高中文言文出现次数:11

gǔ 名

动 ①乐器名

②击打、敲打



③弹奏

④振动、鼓动



⑤古代夜间击鼓报更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种树郭橐驼传

石钟山记



梦游天姥吟留别

石钟山记



左忠毅公逸事

练习:

(1)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2)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秦晋崤之战》)

(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国殇》)

(6)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板桥题画三则》)

答案:81.鼓(1)弹奏(2)弹奏(3)乐器名(4)弹奏(5)乐器名(6)乐器名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中学文言实词大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