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2017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 正文

2017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

[05-14 00:52:47]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533

概要:诗中日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中风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诗中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中雪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诗中雨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中草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中柳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中云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诗中湖1.八月湖水平,涵虚

2017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中雪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中草
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柳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诗中云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诗中湖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中海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舟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中酒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诗中乡情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中不明送别但意味深长的诗句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雄心壮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哲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言文
九年级上
《陈涉世家》
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了。”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儿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说:“唉,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并担任驻守队伍的队长。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守边期限。误期,按照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陈胜说:“天下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被立为国君,该立的人是长子扶苏。扶苏因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边外带兵。现在有的人听说他无罪,二世却把他杀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爱怜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的人认为他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自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说的正确。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可以建功立业。但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本来就已经认为诡异了。陈胜又暗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天黑以后用篝火装作鬼火,作狐狸叫的凄厉声叫道:“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一整夜都很惊慌恐惧。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一向爱护士兵,士兵们多愿听吴广的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军官恼怒,使(军官)责辱他,用来激怒那些士兵。军官果真抽打吴广。军官拔剑出鞘(要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耽误了守边的时期,误期就要被杀头。即使能免于斩刑,但是因守边而死的人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倒也罢了,死就要干出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所属的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他们)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军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下了。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时,(起义军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城的官员在城门洞里与起义军作战。(起义军)(一时)不能取得胜利,(不久)守城的官员战败身亡,于是(起义军)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乡官与当地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与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暴君的恶行、诛灭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个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 重点字词
(一) 通假字
1.发闾左谪戍渔阳。適:通“谪”,远调。 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3.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二) 要明确
1.尝:曾经。 2.佣耕:被雇佣去给人耕地。佣,受人雇佣。 3.辍:停止。 4.之:去、往。5.怅:失望。 6.苟:如果。 7.若:你。 8.太息:长叹。 9.皆次当行(háng):次,编次。10..屯:驻扎。 11.会:适逢,恰巧遇到。12.度(duó):估计。13.失期:误期,过了期限。14.亡:逃走。 15. 举,发动。16.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17.等死:同样是死。
18. 将(jiàng)兵:统率军队。19.死国:为国事而死。死:为.......而死。 20. 或:有的人。
21.数(shuò):屡次,多次。 22.故:缘故。 23.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
24. 威众:威服众人。 25.宜:应该。 26.然:正确。 27.怜:爱戴。28.书:写。
29. 间:这里指暗中。 30.罾(zēng):鱼网。这里是“用鱼网捕”的意思。 31..固:本来。 32.篝火:用竹笼罩着火,这里是用篝火装作“鬼火”。篝,竹笼,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笼罩着”。 33.之:去、往。 34.狐鸣:作狐狸叫的声音。狐:像狐狸一样。 35. 语:谈论。36.往往:到处。 37.陈胜王(wàng):王,指称王。 38.忿恚(huì):使……恼怒。
39.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目:用眼睛示意。 40. 素:一向、向来。
41.固:本来。 42. 亡:逃走。 43.乘(shèng):辆。古时一车四马叫做“乘”。
44.宁:难道。 45.比:等到。 46.骑(jì):一人一马。 47.会计:集会商议。
48.无道:指不义的暴君。道:道理。 49.社稷:指国家。
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译:陈胜协助吴广,一齐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译:何况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古文如灯,照人千年——韩军《文言文教育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