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9吾知所以距子也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30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31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武器 今义:士兵32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最亲的人 今义:有婚姻或血统关系的人33得道多助 古义:王道,即仁政 今义:道路、道理34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 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35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36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以(能愿动词)37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重复的下一次 38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地区⑶ 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
文言实词(人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29吾知所以距子也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30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31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武器 今义:士兵
32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最亲的人 今义:有婚姻或血统关系的人
33得道多助 古义:王道,即仁政 今义:道路、道理
34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 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35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36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以(能愿动词)
37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重复的下一次
38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地区
⑶ 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妇抚儿乳 (喂奶) 名之者谁 (取名) 公将鼓之 (击鼓)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狼不敢前 (上前) 愿为市鞍马 (买)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一狼洞其中(打洞)
② 名词作状语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狐鸣呼曰:像狐狸一样 孔子东游:向东
乃丹书帛曰:用丹砂 亮躬耕于陇亩:亲自
③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中“诚”原为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感”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诚心之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废”原为形容词这里作“兴”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这里作荒废的事情讲。
温故而知新: 旧的知识 新的知识 择其善者而从之 :优点 长处
亲旧知其如此: 亲戚朋友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优劣得所: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作奸犯科:奸邪的事情
④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善于 恢弘志士志气:发扬光大
⑤ 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 奔跑的马 屠惧,投以骨: 屠户
⑥ 意动用法。
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是……
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
例: 父利其然也 。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
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不耻下问:认为……是耻辱 固以怪之矣 认为……很怪异
⑦ 使动用法
A. 动词的使动用法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使……恼怒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使……劳累
⑷ 一词多义。
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初中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1)故
故虽有名马。 ——《马说》 (所以)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学过的知识)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原因、缘故)
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 (特意)
广故数言于亡。 ——《陈涉世家》 (故意)
(2)间
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隔开)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夹杂)
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参与)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 (一会儿)
骈死于槽枥之间。 ——《马说》 (中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暗中)
(3)绝
以为妙绝。 ——《口技》 (极点)
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消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