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七年级(下)课内文言文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正文

七年级(下)课内文言文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515

概要:◇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160 二至四◇ 句子翻译:P107 课后练习 二◇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第20课口技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呓yì语 hōu声 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 曳yè屋许hǔ许声 几jī欲先走 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 (2)施八尺屏障 施:设置,安放。 (3)少顷:一会儿。 (4)既而:不久,紧接着。 (5)妇抚儿乳 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6)众妙毕备 毕:全、都。 (7)未几:不久。 (8)意少舒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10)

七年级(下)课内文言文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160 二至四
◇   句子翻译:P107 课后练习 二
◇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第20课 口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呓yì语     hōu声  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   
曳yè屋许hǔ许声  几jī欲先走        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           (2)施八尺屏障  施:设置,安放。
  (3)少顷:一会儿。                           (4)既而:不久,紧接着。
  (5)妇抚儿乳  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6)众妙毕备  毕:全、都。
  (7)未几:不久。                (8)意少舒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10)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
  (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12)奋袖出臂  奋:畅起、举起。
  (13)两股战战  股:大腿。              (14)几欲先走  几:几乎。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满坐寂然        坐通座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凡所应用,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只听见围帐里醒木一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但”“坐”等词语。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客人没有不伸长脖子,凝神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点拨:重点理解“绝”等词语。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走。                     点拨:重点理解“奋”“股”“战战”“几”等词语。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点拨:这句话形容声音之杂。)
三、文学(文体)常识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
◇   词语解释:P140 2、4、8、9;P141 1、6、10、17;P142 1、3、5、6、7、8、9、10、11
◇   通假字:“坐”通“座”
◇   词类活用:宴(举行宴会)、妇抚儿乳(喂奶)、名(说出)
◇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213 五至九
1.侧面描写(第2-4段 最后一句)、正面描写(第2-4段 其余部分)
2.P143 课后练习二、三、四(答案见《三点一测》P215 十三)
3.时间线索:少顷—既而—当是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第25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盘盂yú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夸父与日逐走        逐走:竞跑,赛跑。  (2)见两小儿辩斗        辩斗:争辩,争论。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认为。去:距离。 (4)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到。
(5)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           (6)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迫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逐走”,“入日”等词语。
2.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有赶到,就半路渴死了。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正午时离人远。  
点拨:重点理解“以”“去”“日中”等词语。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5.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多智慧呢?     点拨:重点理解“孰”“知”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夸父逐日》一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体裁),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夸父逐日》神话,选自《山海经》
◇   词语解释:P190 注释2、3、5、6
1.文章主题:表现夸父地英雄气概,反映古人探索、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意志。
2.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作者是周朝 列御寇)
◇   词语解释:P191注释3-7;P192 注释1-4
◇   通假字:“知”通“智”
◇   文言归纳:《三》P271-272 五至八
1.启示:(1)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课文中两小儿分别从视觉(车盖、盘盂)、触觉(仓仓凉凉、热如探汤)得出太阳一大一小的不同结论。
(2)反映了古人的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3)“孔子不能决”反映了他实事求是、谦虚的态度。
2. 句子翻译:P192 课后练习三


第30课 狼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j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缀行甚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2)一狼仍从         从:跟从。
  (3)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旧,原来。               (4)屠大窘   窘:闲窘,处境,危急。
  (5)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6)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7)苫蔽成丘  苫蔽:覆盖、遮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张金波)(人教版高三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