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9、君幸于赵王。10、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1、不拘于时,学于余。 12、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13、: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十四、指出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日与子弟角,无不胜。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4、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十五、指出下列句子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4、《论语》六则。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7、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8、临视,则虫集冠上。9、居则曰:“不吾知也!”10、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11、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十六、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1、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3、余船以次俱进。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7、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8、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9、今以长沙豫章往,水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9、君幸于赵王。
10、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1、不拘于时,学于余。
12、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13、: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十四、指出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与亚父
4、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十五、指出下列句子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论语》六则。
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临视,则虫集冠上。
9、居则曰:“不吾知也!”
10、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11、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十六、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余船以次俱进。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7、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8、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9、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10、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1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3、作《师说》以贻之。
14、剑赀财以送其行。
15、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16、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8、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9、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0、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十七、指出下列句子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8、何者?上下之分也。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11、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1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3、近者奉辞伐罪。
14、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5、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十八、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遽扑之,入石穴中。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3、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4、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5、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6、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9、何陋之有?
10、句读之不知
11、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13、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5、然后驱而之善。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