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痛与不痛的秘密 导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第三课)» 正文

痛与不痛的秘密 导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第三课)

[01-03 17:33:58]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517

概要: 【自学指导】1题目解说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人类揭开痛与不痛秘密的过程。课文不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而且通俗易懂,可读性强。,2作者简介 韩济生.男,汉族,浙江萧山人。1928年7 Pl出生。生理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在大连医学院生理高级师资班进修后,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从1965年开始从事针灸原理研究。1972年以来从中枢神经化学角度系统研究针刺镇痛原理。发现针刺可动员体内的镇痛系统,释放出阿片肤、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发挥镇痛作用;不同频率的针可释放出不同种类阿片肽;针效的优劣取决于体内镇痛和抗镇痛两种力量的消长一研制“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镇痛和治疗海洛因成瘾有良效。在国内外杂志及专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中枢神经介质概论》《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生理学多选题汇编》《神经科学纲要》(获原国家教委科技图书特等奖)等著作。1981年被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30名,硕士16名,博士后6名,进修生60多名.

痛与不痛的秘密 导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第三课),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自学指导】
1题目解说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人类揭开痛与不痛秘密的过程。课文不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而且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2作者简介
    韩济生.男,汉族,浙江萧山人。1928年7 Pl出生。生理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在大连医学院生理高级师资班进修后,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从1965年开始从事针灸原理研究。1972年以来从中枢神经化学角度系统研究针刺镇痛原理。发现针刺可动员体内的镇痛系统,释放出阿片肤、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发挥镇痛作用;不同频率的针可释放出不同种类阿片肽;针效的优劣取决于体内镇痛和抗镇痛两种力量的消长一研制“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镇痛和治疗海洛因成瘾有良效。在国内外杂志及专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中枢神经介质概论》《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生理学多选题汇编》《神经科学纲要》(获原国家教委科技图书特等奖)等著作。1981年被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30名,硕士16名,博士后6名,进修生60多名.199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3识记积累
(1)识记字音
轮廓(kuò)   晕厥(Juē)     成瘾(yǐn)
针灸(jiǔ)    脑啡肽(tài)   堡垒(lěi)
羟(qiǎng)色胺  乙酰(xiān)胆碱   癫痫(xián)
 (2)词语释义
剧烈:猛烈。
晕厥:昏厥。
堡垒:①有冲要.量作防护用的坚固建筑物;②比喻难于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的人。
    区域:地区范围。
    驱使:①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②推动。
    兴趣:爱好或关切的情绪.
轮廓:(事情)的概况,
【合作探究】
一、通读全文,捕捉文中关键信息
    1通读全文,理一理镇痛研究的进程。
    点拨:抓住时间词,注意研究发现和发现的价值。
    明确:时间研究发现发现的价值170年前德国科学家从鸦片中提炼出吗啡。吗啡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有耐受性和成瘾的缺点。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发现把极少量吗啡注射到家兔的脑子里,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说明吗啡起止痛作用的部位就在脑子很有限的区域。后来发现吗啡的分子结构有左旋、右旋两种结构,只有左旋吗啡有止痛作用,右旋没有。使人们推想身体里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部位,专管止痛。1973年发现“吗啡受体”,并证明人、猴、猫、兔等动物的脑子里都存在“吗啡受体”。说明“吗啡受体”是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动物所共有的一种结构,并使人们推想出身体里本来就存在着类似吗啡的一些物质。1975年英国科学家找到了存在于动物和人的脑子中,作用与吗啡相似的物质,起名“脑啡肽”。揭开了“痛与不痛的秘密”(人脑中脑啡肽太少,痛觉就特别敏感;反之,痛觉就迟钝)说明:对于发现“脑啡肽”的价值,学生在第3段中找不到,要引导学生从后文寻找。从语言标志上看,第5段开头有“当今国内外对动物和人体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归纳起来,可以初步描绘出这样一个轮廓”这样的话,可见是一个总结段,再与文章题目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能准确并简洁地说出“发现‘脑啡肽’”的价值。
    2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解释中医针刺镇痛的科学原理。
    明确:中医早就知道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疼痛性疾病,甚至可以用针刺麻醉的方法开刀做手术。针刺镇痛的原理之一就是针刺是引起脑啡肽产生和释放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把身体原有的与疼痛作斗争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这也是中国人应该为之骄傲的。)
二、探讨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说明方法
    1这篇文章介绍了镇痛研究的发展进程,但全文并不是散乱的成果简介,请思考作者是怎样将研究过程中的每个发现紧密联系起来的?
    明确:作者善于运用过渡句承上启下,比如第2段开头,“科学的道路是曲折的”;第3段开头,“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第4段开头,“发现脑啡肽的消息,在我国医学界引起的兴趣尤其强烈”。这些句子的使用,使得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性强,让读者明确地看到镇痛研究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2这篇文章说明的是一个医学研究问题,专业性很强,但是普通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难懂,是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在说明过程中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比如说明左旋吗啡和右旋吗啡的差别时,写道:“左旋吗啡和右旋吗啡结构非常相似,就像人照镜子时看到镜中人像和自己一模一样,所差的只是自己的左手成了镜中人的右手。”又比如把“吗啡受体”比喻成一把“镇痛之锁”:“身体里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部位,是专管止痛的,但它上面挂着一把锁,只有左旋吗啡这把钥匙,才能打开这把‘镇痛之锁’。”还有一处:“惟一的可能性就是,身体里本来就存在着类似吗啡的一些物质,可以去打开‘吗啡受体’这把锁;而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吗啡只是和它有相似的作用罢了。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我们只能说儿子长得像父亲,很难说父亲长得像儿子,但根据儿子的长相,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他的父亲来。”比喻的运用,使得专业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也使抽象的事理变得生动形象。
 【课堂练习】  
1、选出读音有错的选项 
A、厌恶(wù)       罪恶(è)          钥匙(shi) 
B、楷模(mó)       模样(mú)         消息(xi) 
C、晕(yùn)厥      月晕(yūn)        脑子(zi) 
D、长相(xiàng)    互相(xiāng)      朋友(you) 
2、选出字形全对的选项 
A、弊病    遮蔽    针炙    用武之地 
B、轮廓    城廓    敏感    微乎其微 
C、滋味    慈祥    堡垒    异想天开 
D、大概    概叹    成瘾    痛不欲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闽东百姓的浩大工程做好。 
B、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艰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C、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D、有经验的老师,总能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让学生听懂,在教学中他们真正做到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00多年来,化学家、药物学家、医学家、科学家从各个方面对吗啡进行大量的研究,我国科学家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B、当用药物把脑啡肽的作用给对抗掉以后,这种人才生平第一次尝到了疼痛。 
C、生物入侵就是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D、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5、下面哪一项比喻不够恰当(  ) 
A、日记:心的轨迹/凝聚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口技》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