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3)选题选材,针对现实。 写什么事件,采访什么人,要有一定的现实性,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要想到自己写的是不是大家关心的事件,是不是大家感兴趣的人物,写出的文章别人喜欢不喜欢看。如:《南京大屠杀》针对一些日本人无视历史,歪曲历史的情况,搜集了大量的事实来说明历史真相。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寻找时传祥》针对当今社会一些人爱岗敬业精神的缺失而专门采写了时传祥的事迹,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4)议论分析,要有见解。 通讯强调客观报道,以叙事记人为主,但也要有议论,有作者的见解。如:《阿炳在1950》的作者认为新中国新社会使得阿炳的艺术生命得以大放光辉。《滑铁卢》作者认为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是格鲁希的死守命令,不知变通。 3、范文 考上了中专,瘫痪在床的父亲却无人照顾,无奈之下,16岁的李勇—— 背着父亲上学 1995年8月,16岁的李勇以甘肃省宁县第4名的好成绩被庆阳师范录取了。消息传出,李勇的亲朋好友为他高兴,他的语文老师望着瘦小的李勇,百感交集,只说了句:“难为你了……”便哽咽无语。 李勇7岁那年冬天,父亲忽患中风瘫
《南京大屠杀》《寻找时传祥》《阿炳在1950》《滑铁卢之战》 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3)选题选材,针对现实。
写什么事件,采访什么人,要有一定的现实性,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要想到自己写的是不是大家关心的事件,是不是大家感兴趣的人物,写出的文章别人喜欢不喜欢看。如:《南京大屠杀》针对一些日本人无视历史,歪曲历史的情况,搜集了大量的事实来说明历史真相。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寻找时传祥》针对当今社会一些人爱岗敬业精神的缺失而专门采写了时传祥的事迹,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4)议论分析,要有见解。
通讯强调客观报道,以叙事记人为主,但也要有议论,有作者的见解。如:《阿炳在1950》的作者认为新中国新社会使得阿炳的艺术生命得以大放光辉。《滑铁卢》作者认为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是格鲁希的死守命令,不知变通。
3、范文
考上了中专,瘫痪在床的父亲却无人照顾,无奈之下,16岁的李勇——
背着父亲上学
1995年8月,16岁的李勇以甘肃省宁县第4名的好成绩被庆阳师范录取了。消息传出,李勇的亲朋好友为他高兴,他的语文老师望着瘦小的李勇,百感交集,只说了句:“难为你了……”便哽咽无语。
李勇7岁那年冬天,父亲忽患中风瘫痪了,从此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李勇母亲的肩上。为了减轻母亲负担,小小的李勇割草喂猪、烧炕,给父亲接屎接尿。为了凑足学费,他养了十几只兔子,利用课余和回家时间给兔子拾草。升入初中后,父亲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李勇更忙了,他给家里挑水,给牛割草,给地里送粪……
1995年3月,母亲因积劳成疾永远地离开了李勇。望着瘫痪在床的父亲,望着零乱不堪的家,李勇一边抹着眼泪伺候着病重的父亲,一边坚持上学。两个月后,李勇参加庆阳地区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三等奖,参加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了甘肃赛区一等奖。6月,在全县初中毕业统考中获得第二名,参加中专招生又被庆阳师范录取。
面对录取通知书,李勇心事重重。他忧虑500多元的学费没有着落,更忧心瘫痪在床的父亲由谁来照管?
李勇央求家族中长辈从中说合,希望已分家的哥嫂能照应瘫痪的父亲,然而没有任何结果(此事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编者注)。在母亲坟前,他跪在地上失声痛哭。
李勇冒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带着父亲上学。李勇只有一个念头,有他吃的一口饭就不会让父亲挨饿!
李勇卖了家里积存的200多公斤玉米,400多公斤糜子和一些黄豆,勉强凑够了1000元,1995年9月10日,李勇背着父亲,怀里揣着卖粮得的1000元钱,来到了西峰市,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
李勇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将父亲安置下来。
新的学校生活紧张而宁静,李勇一边认真读书,一边照顾着父亲。为了父亲,他没有在学校食堂吃饭,他没有住学生宿舍。每天一下课,他就匆匆赶回“家”,生火做饭,给父亲接屎接尿。逢节假日和好天气,李勇就背着或用架子车拉着父亲上街转转,让父亲散散心。每次上课前,他都要给父亲放好接尿的罐头瓶子,支好大便时用的凳子,把收音机放在父亲能够得着的地方,安顿好一切,他才往学校赶。一天,李勇下课回来了,一进房子便闻到了股刺鼻的气味,见父亲神情紧张地望着他,李勇心里明白了,他一边帮助父亲换上干净的衣裤,一边安慰父亲。说话比较吃力的父亲,望着瘦小的儿子,一把抓住李勇的手,眼泪叭哒叭哒往下掉。
备尝了生活艰辛的李勇自尊心很强,他从未主动向学校反映过他的情况。年终,当得知这一切之后,学校给李勇补助了60元生活费。
李勇说,不管生活有多么艰难,他都要和他的父亲坚强地活下去,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漫长的四年学业。
孝心一片动天下
一
1995年6月,李勇获得了全县初中毕业统考第二名。8月,他以全县中专招生考试第四名的成绩被庆阳师范学校录取,成为庆阳师范学校中一(3)班的学生。
当喜事临头的时候,李勇心里更多的却是忧虑,自己去上学,父亲怎么办?
瘫痪在床的父亲嘴里不说,心里当然知道儿子在愁什么。他让李勇找来了村干部和家族的长辈们,请他们出面说话,让已分家另过的大儿子来照顾自己,让李勇能安心去上学。
9月8日,当着村干部和家族长辈的面,李勇与哥哥说定,家产全部归开着一个小饭馆的哥哥所有,哥哥负责照顾父亲,并每年拿出1500元钱作为李勇父亲、李勇的生活费及学费。
9月9日,李勇的哥哥突然又找上门来,对父亲及李勇说:“昨晚回去想了一下,觉得不对。家产总共只值六、七千元,李勇上学4年,我得拿6000元,划不来。”李勇气极了,说:“那你看别处哪里有靠养活人得利的事你就寻去!”
哥哥走了,李勇和父亲面对面坐着,好长时间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李勇走出门,来到了母亲的墓前,这位16岁的少年长久地跪在母亲墓前,先是无言地任泪珠一滴滴地滚落,最后,终于放声痛哭。不知过了多久,他用手抹去脸上的眼泪,给母亲磕了三个头,说:“妈,我背上我爸上学去吧!有我吃的一口饭,就不会让我爸饿着!”
卖了自母亲去世之后一直珍藏着的200公斤玉米、400公斤糜子等一些粮食,凑了1000元钱,李勇背着瘫痪的父亲来到距家25公里的西峰市求学。
交了500元学费,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以每月40元的租金租下了学校附近的一大间平房,用家里的一个破铁桶做了个火炉,搭起了锅灶。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地过起了日子。
17岁是人生的花季,过早倍尝生活艰辛的李勇却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在课余节假日逛街看电影。逢节假日和星期天,他总要背着或用架子车拉着父亲上街转转,让父亲散散心。有时,从拉三轮车的姐夫那里借来两轮车,走街串巷挣点儿钱补贴生活。
自尊心极强的李勇从未主动向学校反映他的情况。他默默地靠自己的努力一面照顾父亲,一面刻苦学习。第一学期下来,他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二
从小学,到初中,到师范,李勇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好老师。这些老师不但关心着他的学习,也关心着他的生活。
他的初中老师给过他许多的帮助,并和师范学校的老师等人一起,最早把李勇背父上学的事写了出来,投给了《陇东报》和《中国青年报》。《陇东报》和《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最早披露此事后,全国20多家报刊纷纷转载。
社会各界对于一个普通孩子的孝行所表现出的反应令人吃惊。《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包括美国、香港等地在内的世界各地上千封来信飞到了报社、学校和李勇手中,5万多元的捐款寄到了学校和李勇手中。
给李勇来信、寄钱的一多半是老人、一小半是中年人和中学生。
辽宁老同志黄百田信中说:“看了你的事迹,想起了我苦难的童年。也是16岁,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奉天铁路学院录取,因为那是旧社会,没钱入学,我含泪退回入学通知书。从此,我做小工维持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难生活。你和我命运相同,但时代不同,你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没有失学,也没有扔掉相依为命的父亲。”北京一位退休老人来信说:“我非常愿意与你这样的青年交个忘年朋友……你最好把你的简单情况写一下,如你爸爸的病情,你的身高、脚码,你需要什么学习用品。回信就写董奶奶收即可。”安徽淮南教育学院副教授方守金夫妻俩和儿子方晓枫全家一起给李勇写了封信,说:“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在谈论你,都为有你这样的好孩子、好学生而感到自豪。”南京理工大学唐治教授在信中说:“目前你体重多少?身高多少?一个月同父亲一起的伙食多少钱?你身体好不好,一天睡几小时?第一学年几门课考多少分?孩子呀,你太不容易了!”许多信催人泪下。
三
自从知道了李勇的事之后,李勇的老师和同学们不断地去看望李勇的父亲,帮他做家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