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 正文

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780

概要:缀稿:冀常海一、考纲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二、命题特点: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 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三、复习目标:①熟悉六种病句类型;②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法辨析病句;③用造句类比法辨析病句;④用逻辑意义分析发辨析病句。四、分项讲练:(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的类型:①多层定语语序不当②多状语语序不当③定语与状语错位④虚词的位置不当⑤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⑥分句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例句: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修改:总结:多层定语的次序错例分析: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知识积累

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缀稿:冀常海
一、考纲阐释: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二、命题特点:
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 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三、复习目标:
①熟悉六种病句类型;
②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法辨析病句;
③用造句类比法辨析病句;
④用逻辑意义分析发辨析病句。
四、分项讲练: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的类型:
①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②多状语语序不当
③定语与状语错位
④虚词的位置不当
⑤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⑥分句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例句: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修改:
总结:多层定语的次序

错例分析: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知识积累:记忆口诀:
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领属置最前;
指示代词数量语,表示多少紧跟后;
动词之后是形容,各表怎样与啥样;
最后接上名词语,表示性质是什么。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例句: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修改:
多层状语语序



错例分析: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3、定语与状语错位
(1)定语错放于状语的位置
错例分析:考古科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2)状语错放于定语的位置
错例分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3、虚词位置不当。
错例分析: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4、介词位置不当。
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例句: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错例分析: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4、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5、分句位置不当 
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错例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知识积累】语序不当方法总结
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2.望见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3.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4.望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  课堂巩固训练  
1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2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3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4: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5: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二)搭配不当
 主谓搭配不当
 动宾搭配不当
 主宾搭配不当
 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 关联词搭配不当
 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错例分析: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2、动宾搭配不当
(09湖北卷) 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错例分析:(09四川卷)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错例分析: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07北京卷)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5、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09天津卷)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错例分析:(08四川卷)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6、关联词搭配不当
(06湖南卷) 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7、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06全国卷2)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知识积累)搭配不当方法总结
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2.望见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症。 
3.望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症。 
4.望见“是”字句,检查是否患动宾搭配不当症。 
5、看两面词
(1)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2)特征:有 “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优劣”、“上下”、“左右”、“高低”、“轻重”之类的两面词。
课堂巩固练习:
1(07湖南卷)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2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4(2006北京卷)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国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5几天来,朝鲜艺术家们在北京参观、访问、演出,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体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6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7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三)成分残缺:
类型: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 宾语残缺 4、介词残缺 
1、主语残缺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陌上桑》导学案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
《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相关文章
  1. 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
  2. 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语病专题复习 学案 (苏教版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