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两篇象征类文章都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象征物的线索,一条是被象征的人的线索,这两条线索时而分开,时而交汇。因为象征物比较好写,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笔墨都是写物的,写人一般是点睛之笔。但是,要注意,写人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写田埂上的麦子是假,写人的坚强坚韧的品质是真;写苍凉的白菜是假,写不被世俗同化正直个性的人才是真。但是,假是用来写真的,和真融为一体,更加突出真的重要。 托物象征寓意深刻 理念导引 象征无疑是最常用最容易成文却不易写出艺术境界的一种写作手法。象征所要引发的是一种“关系”的联想。这种关系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也可以是自己制定出来的。象征的两端是实和虚,根本技巧是实际事物与虚拟情感的穿梭运用。象征的形成一般要注意四点。先写一个句子。象征的初始一般是由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构成的句子。再描一个故事。象征把这个相似或相关联想的句子扩展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再点一双俊睛。象征的妙处在于能让外物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在行文过程中用明确的语句点明中心,点题句子最好既能看出是写物的,又能看出是写人的。最后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只有详细地描摹,才能使象征的形象矗立起来。
高考散文成功仿写示例,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两篇象征类文章都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象征物的线索,一条是被象征的人的线索,这两条线索时而分开,时而交汇。因为象征物比较好写,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笔墨都是写物的,写人一般是点睛之笔。但是,要注意,写人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写田埂上的麦子是假,写人的坚强坚韧的品质是真;写苍凉的白菜是假,写不被世俗同化正直个性的人才是真。但是,假是用来写真的,和真融为一体,更加突出真的重要。
托物象征 寓意深刻
理念导引
象征无疑是最常用最容易成文却不易写出艺术境界的一种写作手法。象征所要引发的是一种“关系”的联想。这种关系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也可以是自己制定出来的。象征的两端是实和虚,根本技巧是实际事物与虚拟情感的穿梭运用。象征的形成一般要注意四点。先写一个句子。象征的初始一般是由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构成的句子。再描一个故事。象征把这个相似或相关联想的句子扩展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再点一双俊睛。象征的妙处在于能让外物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在行文过程中用明确的语句点明中心,点题句子最好既能看出是写物的,又能看出是写人的。最后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只有详细地描摹,才能使象征的形象矗立起来。
教师下水作文
[文题1]
2008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例文:
伤树的精神
雷声滚过大地,震耳欲聋,掠过之处,一片狼藉。
这是一片小树林,只有一棵小树的一个枝丫被雷电的尾巴扫了一下,树枝折断,露出了森森白骨。
同伴们开始觉得很庆幸,等到巡视一遍之后,看到了那棵被折断了胳膊的小树,都对它的不幸表示同情。受伤的小树看看同伴,心想:为什么单单是我受到了雷的伤害,而同伴们却安然无恙?小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自己处的地势,正好斜对着一个山口,和同伴们拉开了一段距离。正是上天赐给自己的这个位置让自己得到了厄运。
小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可怜。也许同伴们是人类着意栽种的,而自己只不过是被遗漏下来的一粒树种,和被抛弃差不多。看着同伴们整齐地排着队,手挽手肩并肩地昂首向着苍天,而自己却孤零零的,伤树的心中涌起了愤愤不平之气。如果自己也是树林里的一员,即使有雷雨来临,集体的力量也会化解些许雷电的力量,要不然仅仅一丈之遥的距离,为什么它们都完好无损?
同伴们也给受伤的树送来关爱的目光,但仅仅是目光而已,它们也无能为力。雷电过后,树木的主人来过一次,但他只是到整齐的树林边站了一会儿,看看成排的树木没有损害,自言自语地说:“幸好没有损害!”然后在树林边的土坎上抽了一袋烟,叫上他的狗就走了。从主人的话语中,伤树听出了主人根本没有将伤树放在自己的财产之列。这就是说,伤树是可有可无的。这让伤树更痛心了。其实,它也想成材,即使成不了栋梁,做根椽子檩子总可以吧?而主人的漠视几乎摧毁了它的信心和自尊。
好在,主人瘸了腿的狗,到伤树的根部撒了一泡尿,这让伤树很感动。可能伤了腿的狗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给自己积了点肥。伤树似乎得到了鼓舞。更令人感动的是,好几次,主人和狗从很远的大路上走过,狗却跑过来将尿撒到自己的根下。
狗的关爱让伤树觉得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一定要成材。于是,它不再哀伤和抱怨,它用自己的树脂愈合了伤口,一个树枝折断了,还有另一枝。伤树尽量吸取更多的阳光,将根系尽量向地层深处狠扎。经过半年的努力,伤树长得比那些整齐排列的树还高大,还有生气。
可是,因为少了一个树杈,伤树就属于残废之列,剩下的树杈,只能向一面生长,这就给自己的形象形成一个滑稽的定位。从树林边走过的人,都禁不住会评价几句,有的奚落,有的惋惜,有的赞叹,有的不置可否。伤树自己心里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坚强一点,总有一天自己会成材!
两年后的一天,一个农夫从树林边走过,他是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他看中了这棵伤树,说,这是一个最完美的木犁的造型,都不用火烤弄弯,树杈的倾斜度正好,最重要的是断裂处的伤疤,因为受了伤,木质最坚固,正好用作犁杖承担重量的弯处。农夫开始找主人商谈价钱,这让主人激动不已,原来以为一无用处的伤树,却给自己赚了一大笔钱。
最重要的是,坚强的伤树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教师下水感悟]
这是写得比较快的一篇文章,因为模仿文《田埂上的精神》本身就蕴含着“坚强”的主题,而象征手法的运用时选择的是一棵树,一棵受伤的树,这和“田埂上被遗弃的麦子”的相似之处也很明显。例文有路人、吸烟人、鸟儿、一位农人,在《伤树的精神》中我选择了树木的主人、主人的狗和一个种田能手,其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写作中我还注意了细节的真实、情节的曲折,因为这样才能使象征手法运用得更纯熟。
[文题2]
2008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例文:
那一缕旋律
那是高中三年级时的事情。
在高考复习最关键的时候,我得了神经衰弱。这真是要命!这个病逼迫我搬出了嘈杂的集体宿舍,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不但不能学习好,还无法按时入睡。我在学校对面的街巷中租了一间屋子,是一家的储藏室。
这间房子只有朝东的一扇小窗,外面被铁栏杆封闭着。里面放着一张床,一张小书桌,这就足矣,我需要的是寂静,一种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寂静。在寂静的夜里我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复习功课,白天困了就在课堂上补上一觉。这时,我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文人要到山水佳处隐居,一个睡觉都成了负担的人,就需要如水的寂静来引发睡眠了。
可睡觉还是我的大问题。寂静的时间长了,可能我的脑神经又耐不住寂寞了,我又开始烦躁不安,还是整晚整晚不能入睡,失眠的痛苦又开始折磨我。
有一天晚上,晚自习下课刚回来,我突然听到了一缕音乐,如绸缎的细丝慢慢地从夜色中滑过来,柔柔地贴在我的大脑上,让我感到一丝清凉。我是一个乐盲,农村条件差,小学和初中基本没有音乐课;高中学习紧,学校又没有音乐课。这首曲子我从没听过,也根本不知道它的名字,我只成了一个乐音的感受者。
音乐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水,划过干燥的肌肤;它是微光,照亮黑暗的甬道;它是清风,带来醉人的花香。也许放在以前,我会将这细微的声音忽略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在这样寂静的深夜里,只有我一个人;白天沉浸于题海中的大脑,又在神经衰弱的魔力下,进入了疲倦的亢奋。这游丝一样的乐音,仿佛就是为我安排的。我好像进入了这样的意境:早春的田野,天上下着小雨,是牛毛一样的小雨,放眼望去,小草青青,可是一到跟前,又仿佛什么都没有似的。半个小时后,我进入了梦乡。
从此以后,我开始天天等待这个天使一样的乐音。也许这个乐音就埋藏在我的大脑中,也许它也承受不了高考复习的压力,开始暴动起来。也许这就是对它主人的抗议,当我在午夜给它“喂食”这样好听的旋律的时候,它似乎找到了可以倾诉的知音,心情开始平静下来。它平静下来,我的睡眠就开始正常了。
有几天,不知为什么,深夜的乐音消失了,我的神经衰弱就又开始发作。我曾试图自己买个录音机和磁带听音乐,可是,一看价钱,我望而却步了,租房子已经够让家里破费了,还欣赏音乐?好在,几天后,音乐又出现了。当时,我祈祷上苍:在我高考前这些日子里,您千万不要停止音乐。
我是幸运的,自此,深夜的音乐声再也没有停过,这些风格基本一致的乐曲,让我在刻苦攻读的深夜,感受到清风一样的感觉,脑海中不断出现这样的情景:早春的田野,天上下着小雨,是牛毛一样的细雨,放眼望去,小草青青,可是一到跟前,又仿佛什么都没有似的。我就是在这样的乐曲声中进入了梦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