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二、现代文阅读 单招考试的现代文阅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所有阅读材料都来自于考试大纲的基本篇目。这就给我们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复习范围。其次,从近几年的考题看,现代文阅读的试题涵盖了阅读的各个层面,从最简单的语段出处,到词语、句子的理解,语段的整体把握,作者写作思路的剖析,写作方法的分析等等。第三,试题题干的指令非常明确,学生极容易把握,不存在审题障碍。第四,现代文阅读全是选择题,学生不需要语言表达,只需抓住选项关键词语做出判断,难度次于文学作品的阅读。 现代文阅读,文体上一般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因此,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中,首先要有文体意识,才能把握每一篇文章的复习重点。因为不同的文体,其解读方法是不一样的。议论文要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去推敲,而说明性文段则要从说明的什么事物、有何特征以及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方面考虑问题。其次,要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分析文章。从语段的词语、句子到整个语段,乃至与选段相关的整个文章,学生都要能准确把握。在本阶段的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课文的重点语段,分析这些语段的结构、思路,概括
对口单招复习攻略 高考复习 对口单招语文第二轮复习方法(高三),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二、现代文阅读
单招考试的现代文阅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所有阅读材料都来自于考试大纲的基本篇目。这就给我们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复习范围。其次,从近几年的考题看,现代文阅读的试题涵盖了阅读的各个层面,从最简单的语段出处,到词语、句子的理解,语段的整体把握,作者写作思路的剖析,写作方法的分析等等。第三,试题题干的指令非常明确,学生极容易把握,不存在审题障碍。第四,现代文阅读全是选择题,学生不需要语言表达,只需抓住选项关键词语做出判断,难度次于文学作品的阅读。
现代文阅读,文体上一般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因此,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中,首先要有文体意识,才能把握每一篇文章的复习重点。因为不同的文体,其解读方法是不一样的。议论文要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去推敲,而说明性文段则要从说明的什么事物、有何特征以及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方面考虑问题。其次,要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分析文章。从语段的词语、句子到整个语段,乃至与选段相关的整个文章,学生都要能准确把握。在本阶段的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课文的重点语段,分析这些语段的结构、思路,概括、提取语段的要点,归纳它的主要意思,分析它的写作方法、特点等。第三,要学会寻找语段的隐含意思。这一点,在前几年的试题中考得不是很多,2004年已经涉及,如第18、21题,其中的个别选项都必须根据文意去作出合理的推断。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在单招考试中占10%。近几年,单招考试文言文部分主要从作家作品、文言词汇句法两个方面来考查。需要提出的是,近几年的命题者都将古典诗歌的欣赏放在文言文部分考查,这应当引起我们注意。
作家作品部分包含中国古代作家的生活时代、作品名称、作品的整体理解与把握、名句理解,还有背诵与默写(以排句序形式出现),2003年与2004年还考到文言文的准确诵读问题,包括读音与句读。这些内容是文言文阅读复习的重点。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发现,这一部分在这三年的题目数分别是10、12、11,比重相当大。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文言词汇句法部分包含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常见实词的解释、“之”等12个常见虚词的用法与意义、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的判断、文言句子的翻译。这一部分并非每一项内容每年都考,2004年只考查了通假字、常见实词的解释、句式和词类活用四项内容,2003年则考查了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于”、被动句式四项,2002年则考了文言句子的翻译、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复习,关键在于学生的积累。通假字,全套教材共68个,学生可以自我总结。每一种词类活用,学生一定要掌握几个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特点,从而推而广之。古今异义,“古义”即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含义,“今义”即该词语现在的常见意义。常见实词,每册教材后都有附录,共110个,学生要尽量掌握与基本篇目相关的部分。12个虚词,最常考的是“之”、“于”、“以”、“而”、“其”等,学生要重点掌握。特殊句式部分,学生至少应记住一个例句,并知道它为什么是特殊句式,是相对于什么而“特殊”,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考试。文言句子的翻译近两年都没有考,在复习时注意句子中的重要词汇的含义,弄懂了关键词语的含义,考时应当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还要做一些适当的练习,以巩固知识。
四、文学作品欣赏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理解基本篇目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技巧”。在2003年和2004年的高考题中,文学作品欣赏都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并且考的都是小说欣赏。题目涉及小说情节的把握、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评价两个方面。对职业学校学生而言,本部分题目的难度是较大的,因为,文学作品欣赏本身是一个高层次的语文活动,而且,本题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文学作品欣赏的复习,与现代文阅读有一致的地方,但是它们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要把握四种文体的文体特点,这一点在第一部分“文学常识”中已提到,不再阐述。其次,要结合具体文章进行归纳总结。诗歌要注意诗歌的意境、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散文则要注意文段的主旨、线索、文眼以及为表现主旨所选用的材料、使用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小说则要分析通过怎样的情节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人物、主题等,为表现人物特点作者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技巧;戏剧主要从剧中人物、戏剧冲突、舞台特点、戏剧语言、表现技巧等方面把握。
五、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也是体现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之一。自从2001年新考纲发布后,虽然每年的考试大纲都有一些变动,但是口语交际一直是高考中雷打不动的一项内容,并且分值一直都是6分。这一项内容,考生如果答得好是可以得满分的。考生和教师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学生要懂得口语交际不是语言描写。因此,答题中只有人物的语言,而绝对不允许出现人物的动作、肖像、神态等描写。答题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得分都相当低,只有1-2分。其次,卷面要整洁。这里不仅指书写规范,也包括基本格式。一般而言,一人的话结束,要另起一行,不要接着写。最后,就是要把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在考题中,一般都会出现“要求简明、得体、符合情境”的字样,学生必须懂得这几个字的内涵。“简明”就是文字要“简”,意思要“明”,没有歧义。有些学生很怕字写少了阅卷老师要扣分,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必要的,意思表达简洁明了恰好是口语交际的根本要求,写多了反而不好。“得体”就是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注意语境,要注意口语化;同时语言要文明,不得有脏话。“符合情境”就是语言交际的内容要与提供的材料有关。
总结三年来口语交际的考查,我们可以发现,试题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实际,都是从生活中找实例。2002年考查的师生之间的交际,2003年考查的则是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2004年考查的则是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人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身份,在学校你是学生,在家中你则是子女,在社会中你是普通的公民。不同的场合你的话语应当有一定的不同。对父母、老师应当有尊敬的态度,而在社会中,你与他人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年龄、职位等可能存在区别。这在口语交际的时候都会体现出来。教师要多构思一些题目给学生练习,学生自己也要有意识地注意生活实际与社会现实。例如2004年考到“下岗”问题,如果你没有亲身或者间接的体验,你的答题是很困难的。再举例说,参加单招考试的学生一般都没有上岗实习的经验,如果考到员工与上司的对话,你又将如何处理?这是学生和教师都要注意的。因而,在复习中不仅仅是记住口语交际的要求,更多的是要进行各种情境下的口语交际练习。
六、作文
作文的复习要从两个步骤去进行:一是贯穿始终的作文训练,注重基本功,从审题、立意、构思、拟题、表达乃至修改,逐一落实,全面提高;二是本文所谓的针对性强化训练。在第一阶段中,要训练学生达到《考试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要强调书写规范,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建议从以下三块去进行:
(一)应用文
1996年考查了学生新闻写作能力,时隔8年,应用文写作才再次纳入高考范围。2005年应用文写作当仍是考点之一。教材列出了八种应用文体,学生专心练习这八种文体的写作就可以了。第一,要注意这些应用文体的基本格式。格式在阅卷中占了一半的分值,而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到的。第二,要注意各种应用文内容上的写作要求。比如总结要以议论为主,夹以叙述;而说明书则要注意实用性、准确性、科学性。各种应用文,内容都要完整,表达要有条理,要符合写作的一般要求。
(二)片断写作
单招考试作文一直都是以“一大一小”的形式出现。片断写作主要包括单项表达方式(侧重于描写和记叙)、插写、续写、想像作文等。总的来看,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加强单项表达方式,尤其是描写、记叙的写作训练,因为无论是插写、续写,还是想像作文都离不开这两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二是注意各种形式的片断写作的具体要求。如考查描写,那么片断中的描写部分一般不得少于2/3,可适当运用其他的表达方式,其他亦然;而续写则不允许抄题目中给出的开头部分,否则会失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