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我注意到该书编者前言的一句话:“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教育遗产……涉及到德育方面的某些观点带有某些历史的局限性,他本人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是的,谁也不能超越历史!但是,如果不认为这是例行的套话,那么,这里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呢?联想一下现在的世界大势和潮流,大概不难猜测编者的意思。可是,不要以为,过去的或被击败的事物都有“时代局限性”。昨天的鲜花是美丽的,但时间一过就凋谢了。这是鲜花的“时代局限”呢,还是时间规律的“局限性”? 读苏霍姆林斯基,感叹其教育美学的和谐、自然,联想到这个美学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伟大理想的命运,不能不想这样的问题: 历史和现实中,规律上主导社会发展潮流的,是精神,还是物质?对于人类,它应该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物质“成功”的社会就是理想的社会吗?获胜的一方就是真理所在的吗? 东西之宝贵是因为它的难得。精神、理想、真理、正义,因为它们总是难以获得,所以才被奉为神圣!这就是人类?/td>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考作文素材大全:关于幽默、责任、宽容、幸福、机遇、理想、谦虚、奋斗,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