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0、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11、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12、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1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⑩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2)(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0、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11、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12、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1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⑩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用顿号。
例(1)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作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上例中有两个错误。玉米、小麦为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改为逗号,“油料”后边 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如:她笑得那样天真、自然、 充满了纯情的爱,更让观众为她即将降临的危机充满忧虑。
⑤括号
使用括号应注意什么
(一)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二)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需要注意的是,括号内最后一个标点是否使用的问题。一般来说,问号、感叹号要保留,逗号、顿号需去掉,句号在句内括号中不能保留,但在句外括号中可以保留。
• 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的难点:
1、 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标点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标点。
2、 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②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3、 [解析]①括号移到句号前(规律1)。②括号移到句号后(规律2)。
⑥省略号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什么问题
(一)省略号前面的话到了需要停顿的地方,应该用什么标点就用什么标点。但是如果是顿号,则不能再保留,如果是逗号,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二)省略号后不能用表示停顿的符号,不能再用诸如“等”一类的词语。需要说明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里的个别标点的使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规范的甚至是不正确的,我们不必苛求,毕竟那时标点的使用还没有规范。
(三)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断断续续,余声未尽,而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如:
①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项链》)
②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省略号运用的难点:
1、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标点。
2、用了省略号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②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他都爱读。
[解析]①去掉引号后的句号(规律)。②去掉省略号(规律2)。
⑦书名号
使用书名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用双内用单,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在书写时不能放在一个格子里。
(二)书名与该书中的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三)写文章时,题目不要加书名号。
(四)“序”的标题在使用书名号时问题不大,如《<农村调查>序言》,但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该文只是序,而非正文。
如果正文与序同时存在,则应该怎样写呢?如:
《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都编入了高中课本。
上句中的两个书名号都是正确的,如果写成《<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或者《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都是不正确的。
(五)使用书名号时,必须弄清楚,句子本身是否在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如果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那么需要加引号而不是书名号。如:
这篇文章,题目为“梅花岭记”,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
上句如果把引号换成书名号就不妥当,因为从句子的本身看,原句是在强调题目的内容,意在与“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形成对比。
再看一个句子:
大家都知道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但你知道它的真实的政委是谁吗?
上句中的书名号的使用是不对的,从后半句可以看出,此处的“铁道游击队”并非电影名称或者小说名称,而是指“铁道游击队”这支队伍,应该把书名号换成引号。
⑧冒号
1. 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①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2. 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②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解析] 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
例: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解析] 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例:④“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04天津)
[解析]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前部分话还没说完,“二字”后不能用句号,改为逗号。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这里如果用了冒号,只能管后面的话,却不能管前面的话,故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
⑨感叹号使用感叹号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感叹号,则可保留,这一点和问号一样。如:
他刚走到胡同口,突然听到“啊呀!”一声大叫。
(二)带有感叹语气的引用单位放在句尾,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把感叹号放在引号里。如: ①但他终于饶放了,单是怒目而视的吐一口唾沫道:“呸!” ② 行家一搭眼就愣住了,不由得脱口说了一个“好!”
1.下列标点符号用错的一项是
A.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
B.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
C.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1] [2] [3]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