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作文透析(下)» 正文

高考作文透析(下)

[10-16 16:49:15]   来源:http://www.51jxk.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367

概要: 4.语言得体。要达到语言得体的要求一要注意表达对象,“心中要有读者”是写作的重要原则,只要试题中规定了写作对象,语言的运用就要考虑到这一条件。二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文体:记叙性文体要以情动人,以叙述、描写为主,语言形象生动;议论性文体要以理服人,以阐述、议论为主,语言严密概括;说明性文体要以知授人,以解说、说明为主,语言准确简明;应用性文体要以事告人,以叙述、说明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所以,轻视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毛病。 1.结构要完整。结构问题表面上看是形式的问题,但它与文章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形式与内容是应该统一的。在高考作文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考生仍然存在着这样的写作缺陷,仍旧存在着“低幼化”

高考作文透析(下),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4.语言得体。要达到语言得体的要求一要注意表达对象,“心中要有读者”是写作的重要原则,只要试题中规定了写作对象,语言的运用就要考虑到这一条件。二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文体:记叙性文体要以情动人,以叙述、描写为主,语言形象生动;议论性文体要以理服人,以阐述、议论为主,语言严密概括;说明性文体要以知授人,以解说、说明为主,语言准确简明;应用性文体要以事告人,以叙述、说明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所以,轻视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毛病。
    1.结构要完整。结构问题表面上看是形式的问题,但它与文章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形式与内容是应该统一的。在高考作文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考生仍然存在着这样的写作缺陷,仍旧存在着“低幼化”的儿童式的文章,或有头无尾,或主次不分,或详略不当,或“三段式”等等。如何克服这样的缺点,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弄清楚内容的主次、详略,主要内容又如何处理,开头与结尾又如何照应,如何过渡,如何分段等等。下面主要就作文结构中的开头、过渡与照应、结尾等方面做一些说明。 
    ①开头。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如何把文章的开头写好呢,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索,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略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文章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开头方法:开门见山法(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最适用的方法。开头不加任何修饰,直接进入正题。此种方法干净利落,简洁明快,易被读者接受,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比喻法(在文章开头,用一个或多个恰当的比喻句,可以给人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引用法(开篇引用一二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也就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设置悬念法(文章一开始就设置疑问,能吸引读者往下看,让读者找出答案或在文章后点出问题的答案。如运用得当,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②过渡照应。“过渡”,就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照应”,就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部的照应,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应。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赘。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在写作时,必须注意到照应的问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结构完整的。③结尾。结尾也是文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画蛇添足。结尾是全文主题展开的最后完成部分,也是主题的深化,同样不可忽视。文章开头难,结尾也难。难就难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据文章本身的内容、形式特点,因势而下,一脉贯通。也就是说,文章很多,但结尾不会相同。常见的结尾方法有:文随意尽自然收束全文(全文自然收束,使之有一个朴素无华的结尾,显得干脆利落,既省笔墨又很简洁);含蓄式结尾(可以留下“空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也可在结尾处用设问或反问句提出一个新问题,引发人去思考,从而使文章更深刻);结尾与题首有所照应;号召、总结式结尾。
    2.层次要清楚。一篇文章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就是层次关系。层次关系是否合理、清晰,直接反映着思路是否合理和清晰。有些考生作文的层次欠合理、清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划分段落不合理,不是一段到底,就是分小段太碎,这两种表现形式都让人摸不清文脉;二是这个段落的内容和那个段落的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缠不清。这些表现虽然不同,但是都反映了作者写作前欠缺整体构思,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心中没谱,自然就模糊不清、杂乱无章了。
(六)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属于文章的文面问题,是文章的直观显现,是文章内容的视觉化。文面即文章的“门面”,指一篇文章在人们视觉印象上所显现出来的总体面貌。书写是小问题,影响却很大。表面看来书写的最高分值也就是那么3-5分,但其影响的心理分、印象分是三五分远远不能打住的。
文面包括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修改符号、字数控制等内容。
1.文字书写。字写得漂亮固然是好,但字的漂亮与否因人而异。你的字不漂亮但规规矩矩地写是能做到的,端正、清楚、规范是基本要求。
2.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考生熟练使用标点符号,是和使用文字一样十分重要的能力之一。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熟悉各种标点的用法,注意标点的位置规范,比如不要在一行之首出现句号、逗号、问号、顿号、分号,可以将这些标点挤在上—行的末尾,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要简化成占一格,不能断开等。第二,不可随便点标点,如一个逗号到底,或者句号只是一个点;第三,注意表示停顿的层级,如由短到长的停顿,依次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不要随意点。使用标点符号还有表义表情方面的要求,写作时须注意。切忌随手一点,句逗不分或一逗到底,更不能都点成圆点。
3.行款格式。题目位置要醒目居中,每段开头空两格写起,文中小标题要与正文有所区别,要符合特殊文体的格式要求。段落划分要匀称合理,既要避免整页的大段,也不要三句两句频繁地独立成段。
这里谈谈书信的格式及写作注意事项:①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用冒号。称呼用语,可视收信人身份而定。②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先写问候语(如“您好”),再写主要内容。③结尾:写祝颂语。这类用语应根据对方的身份、职业、写信的时令而定。“此致”等可写在正文末尾,也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夏安”等类的敬语要另起一行顶格写。④署名:写于另起一行的偏右处。亲朋好友之间写信,可在署名前面写上与称呼相应的自称。⑤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4.修改符号。文章尽量少修改,非改不可,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并讲究修改的位置,即使是在上下左右边框处增加的修改文字也应该整整齐齐自成局部的整体,给人以眉目清楚之感。修改画出的线条能直勿斜,能少勿多,切忌横竖交叉呈现蛛网状。更忌随意涂画,将文面搞得青一块紫一块。
 5.字数控制。高考作文对字数一般都有要求,考生要看清要求,既不要超过太多,也不要缺少太多,一般以规定字数±50字为宜。计算字数最好的办法是答卷前看一看试卷文格纸总共能写多少字。事实上高考作文字数的规定是很讲科学的,以800字为例,太少则难以阐述观点、表现主题,太多则会显得拖沓,可见字数也是考生作文能力的表现之一。就时间上而言,60分钟的作文,构思、修改等至少需要15分钟,真正的行文只有40分钟的时间,40分钟写800字这个速度是比较合理的。看来字数也很重要,不可忽视。
文面反映作者的文字基本功和写作态度。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在其他条件和因素相去无几的情况下,好的门面,使人赏心悦目,见之可爱,“信息传递”无障碍;差的文面,让人看不清,读不明,让人以猜代读,无法卒读,痛苦不堪,无法正常传递信息。因此,尽管文面分从书写一项看只占5分(还要看总分变化),但间接影响到内容、表达等项目的得分,隐性失分远远超过5分。所以说,不能把文面看成是小节问题,它是一个人整体写作素质的最直接的“外化”,不可轻视。
 

上一页  [1] [2]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鲁迅《药》的主题再探(人教版高二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