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 正文

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

[10-16 16:49:1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99

概要: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却往往是漠视这种客观存在。由于长期以来对结果的重视和对过程的忽视,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低下的悲惨状况。二、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1、2002年2月,我们对龙岩二中高二学生开展了一次课堂学习情况调查。全年级共501人。收回有效答卷501份,有些学生个别题目没有回答或选择。调查结果如下:A.在回答“每节课自己阅读、思考、讨论的时间为多少”这个问题时,回答5分钟以下的共69人,占13.8%;回答5-—10分钟的共185人,占36.9%;回答10——20分钟的共195人,占38.9%;回答20——30分钟的共52人,占10.3%。课堂上学生独立占有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下的竟占到了一半以上——语文课之不受欢迎,原因大概就在许多人在语文课堂上无奈地丧失了个性。B.在回答“你平均每节课课堂发言的次数(含小组讨论)情况”这个问题时,回答“没有”的共80人,占16%;回答“很少”的共264人,占52.7%;回答“较少”的共141人,占28.1%;回答“很多”的共16人,占3.2%。思考是课堂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但思维的活跃要依靠活跃的课堂氛围来刺激

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却往往是漠视这种客观存在。由于长期以来对结果的重视和对过程的忽视,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低下的悲惨状况。
二、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2002年2月,我们对龙岩二中高二学生开展了一次课堂学习情况调查。全年级共501人。收回有效答卷501份,有些学生个别题目没有回答或选择。调查结果如下:
A.在回答“每节课自己阅读、思考、讨论的时间为多少”这个问题时,回答5分钟以下的共69人,占13.8%;回答5-—10分钟的共185人,占36.9%;回答10——20分钟的共195人,占38.9%;回答20——30分钟的共52人,占10.3%。课堂上学生独立占有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下的竟占到了一半以上——语文课之不受欢迎,原因大概就在许多人在语文课堂上无奈地丧失了个性。
B.在回答“你平均每节课课堂发言的次数(含小组讨论)情况”这个问题时,回答“没有”的共80人,占16%;回答“很少”的共264人,占52.7%;回答“较少”的共141人,占28.1%;回答“很多”的共16人,占3.2%。思考是课堂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但思维的活跃要依靠活跃的课堂氛围来刺激和强化;当大部分的学生在沉默的时候,课堂教学实质上就失败了。
C.在回答“对老师,你在课堂上最关心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回答“老师讲的内容是否完整”的共24人,占4.8%;回答“老师讲的是否精彩有趣”的共290人,占57.88%;回答“老师的分析是否深刻”的共142人,占28.34%;回答“老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的共45人,占8.98%。老师讲课的情况当然是重要的,但只有学生有了独立思考,才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才会逐渐培养个性和创造性,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学生关心的恰恰不是这一点,阅读主体的自觉性低下可见一斑。
D.在回答“你更喜欢上哪一类型的语文课”这个问题时,选择“纯粹由老师上的分析课”的共19人,占3.79%;选择“同学讨论和老师分析相结合的课”的共322人,占64.27%;选择“老师传授方法的方法指导课”的共83人,占16.57%;选择“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分析课”的共77人,占15.37%。可见,满堂灌极为不受欢迎,师生作为平等的“文本阅读者”则是广大学生的呼唤。
E.在回答“对思考题的答案,你希望怎样的处理方法”时,选择“老师讲出要点,要点对即可”的共92人,占18.62%;选择“老师把标准答案念给学生或抄给学生”的共34人,占6.88%;选择“和老师同学一起总结答案”的共157人,占31.78%;选择“允许多种答案并存,但要有道理”共211人,占43.71%。7人未作答。真正“喜欢”“标准答案”的学生只有6.88%,可见,如果老师只是紧紧抱住标准解读不放,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F. 在回答“在你的学习中,问题一般来源是什么”时,回答“老师提出”的共301人,占60.56%;回答“同学提出”的共79人,占15.90%;回答“自己发现”的共117人,占23.54%。4人未答。“善学者善疑”,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学习,而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学生中竟表现得如此严重!
G. 在回答“你在上课时提出问题的情况如何”时,回答“从来没有提出问题”的共171人,占34.41%;回答“偶尔提出问题”的共298人,占59.96%;回答“常常提出问题”共28人,占5.63%。4人未作答。其实,阅读中产生自己的疑问是很正常的,但关键的是会不会、敢不敢提出问题。这一点看来也是不容乐观的。
H. 在回答“上课时,你喜欢思考和回答哪一类问题”时,选择“自己很有把握的问题”的共113人,占22.55%;选择“有一定把握但不敢十分肯定的问题”的共205人,占40.92%;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的共58人,占11.58%;选择“自己有疑问的问题”的共125人,占24.95%。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一种技能操练,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在阅读中有挑战性,这正是他们希望通过阅读获取新知、获得美感享受的具体表现。
I. 在回答“发现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说有不当之处,你一般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时,选择“马上提出自己的发现”的共53人,占10.58%;选择“怀疑自己的答案可能出错”的共91人,占18.16%;选择“再思考一下再向老师提出”的共275人,占54.89%;选择“先服从老师的答案”的共82人,占16.37%。接近90%的学生没有马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权威。作为老师,如果没有很好地爱护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则必然会最终丧失学生的信任。
J. 在回答“当你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创见,而且与老师的答案不同时,你怎样处理”这一问题时,选择“马上提出,与老师同学共享”的共125人,占25.35%;选择“暗自高兴而已,不想说出来”的共50人,占10.14%;选择“告诉同学,但还是服从老师”的共220人,占44.62%;选择“试图说服老师”的共98人,占19.88%。8人未答。44.62%的同学选择“服从老师”,这一数字应该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我们要让学生口服心服;当然,希望与老师同学分享创见者达到25.35%,十分可喜,而19.88%的同学“试图说服老师”,更是值得我们好好爱护和引导。
K. 在回答“上阅读课时,你常常会有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时,选择“自己先有一个对课文的理解”的共180人,占35.92%;选择“老师讲完,记完笔记了事”的共86人,占17.17%;选择“把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相对比”的共136人,占27.14%;选择“随便”的共99人,占19.76%。对阅读方式的选择折射出在阅读经历中形成的态度和习惯,虽然持应付态度者的比例只有不到40%,但还是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对阅读主体的自主感受不够尊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L. 在回答“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你一般会如何处理”时,选择“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加以分析和判断”的共279人,占56.14%;回答“不予深究,等老师说”的共79人,占15.90%;选择“十分兴奋,慢慢体会”的共76人,占15.29%;回答“理解不了,放一边算了”的共63人,占12.68%。4人未答。抱消极态度的不在少数,这也正是文本解读权威话语对学生自主感知的伤害所致。
2、现实阅读教学的流程及分析
   
                                                        
                                                                  






图二:现实阅读教学流程图
阅读不是阅读。这是上面的调查数据给我们敲响的一个警钟。
教学阅读,作为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规范知识和情感体验的范式建立的特殊阅读,在伴随人类进化的历史跋涉中几经变迁,发展到现代,模式十分成熟,所以也必然见出不足,见出弊端。从过程上看,现代教学阅读也似乎是如图一的流程展开,但若深入探究,进一步细化,则可使之呈现为如图二所示的流程,现出其“非阅读”的本质。
其中,前阅读或预习很不可靠:前阅读,对于那些优秀的篇章,学生一般在拿到新课本时就匆忙地先睹为快了,对教学不存在实质的意义;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前阅读完成得较好的,能形成较为成熟的初始悟读——学生初始阅读所得到的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受,而囫囵吞枣的则只能得一个大体的粗糙的印象,但即使如此,也毕竟是学生自己的。而预习则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伴生物而被学生省略或遗忘了。从现代阅读教学心理的研究成果来看,预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价值还值得探究,因为根据许多教师的要求,预习只是疏通字词的音形义,根据阅读提示、注解或自读提示弄清课文大意、划分层次、归纳段意,这些工作往往因为带上了标准解读的强行干扰而剥夺了学生的富有个性的真正的阅读,学生要做的也许仅仅是去迎合标准解读,而不是读出自己的感受、感悟,因此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个性是十分有害的,对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发展更是极端不利的。要使预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还必须对预习的观念来一个大的转变。
半阅读之所以为半阅读,是因为许多教师在开讲之前还会让学生先看一看,读一读,但限于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往往无法真正进入阅读,或无法充分地完成阅读,往往是半途而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高考拼音、字形复习的要求和应对策略
《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相关文章
  1. 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
  2. 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过程第一的阅读教学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