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理化生教研组政史地教研组体音美教研组校本课题组研究性教与学课题组 2、以“校本研究”为重点,以高考研究为方向,建立服务教学和指导教学的科学的教研运行机制。3、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制定并落实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4、确定各科教研组的课题计划,并有计划地具体落实。五、教研要求:1、每一个教研组在每一学期确定应确定一个教研课题,每位教师应确定一个与之相关或相近的子课题。2、每人每年应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的论文。六、教研经费和奖励:1、对于承担省级以上教研课题的老师,学校依据课题对我校教学贡献的大小每年提供500-2000元的教研经费。2、对于校本研究的专著,学校按其质量档次及其对于本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和作用提供40%-70%的资金支持。3、对于教师发表的论文,按照所发表的刊物的档次给予一定的奖励:(1)地市级报刊的论文奖励稿酬的一倍。(2)省级报刊的论文奖励稿酬的二倍。(3)国家级或一级学会会刊会报的论文奖励稿酬的三倍。七、教研经费的申请:1、学校教师获得地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的
杨凌高新中学教学研究条例,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数学教研组
英语教研组
理
化生教研组 政史地教研组 体音美教研组 校本课题组 研究性教
与学课题组
2、以“校本研究”为重点,以高考研究为方向,建立服务教学和指导教学的科学的教研运行机制。
3、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制定并落实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4、确定各科教研组的课题计划,并有计划地具体落实。
五、教研要求:
1、每一个教研组在每一学期确定应确定一个教研课题,每位教师应确定一个与之相关或相近的子课题。
2、每人每年应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的论文。
六、教研经费和奖励:
1、对于承担省级以上教研课题的老师,学校依据课题对我校教学贡献的大小每年提供500-2000元的教研经费。
2、对于校本研究的专著,学校按其质量档次及其对于本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和作用提供40%-70%的资金支持。
3、对于教师发表的论文,按照所发表的刊物的档次给予一定的奖励:
(1) 地市级报刊的论文奖励稿酬的一倍。
(2) 省级报刊的论文奖励稿酬的二倍。
(3) 国家级或一级学会会刊会报的论文奖励稿酬的三倍。
七、教研经费的申请:
1、学校教师获得地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的均可以申请教研经费。
2、承担课题的有关老师以有关教研单位或国家正规的学术团体或学会颁发的课题研究批复为依据,凭课题报告及研究计划报主管校长受理,行政会研究确定课题经费的数额。
杨凌高新中学
2005.10.10.
附:
1、《杨凌高新中学校本研究方案》
2、《杨凌高新中学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3、《杨凌高新中学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
附1: 杨凌高新中学校本研究方案
一、基本理论:
(一)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
1、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而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这种研究的重心在学校,基地也在学校。校长或主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外请专家及其他教研人员只提供研究指导和帮助。
3、研究对象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直接了解到教学的困难和问题,能立刻感知问题的所在。因而,教师最有条件也最有资格开展这种应用型研究。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具体的教学实践去研究——尽管理论上看上去很完美,实际上是经不起教学实践的检验的。专家撰写的教育论文或论著,尤其是大学开设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被认为是最枯燥无味的课程,原因就在于它和真实的教学情境有距离,也无法解决具体教学中的问题。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任课教师才最有资格去研究它,解决它。
4、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学科专家或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也是校本研究的基本途径。
(1)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
(2)校本教研是一种合作性的参与式研究,强调研究的民主性,包括普通教师之间、普通教师与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之间、普通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其他合作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支持。
(3)以校为本的教研,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行为。
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学科带头人或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在教学研究中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行为。
1、自我反思行为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1)反思定义: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探究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反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也只是转化为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2)反思阶段:
教师的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①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
②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
③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
(3)反思内容:
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2、同伴互助行为
(1)同伴互助的意义:
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主动地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讨价还价式的探讨,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
(2)同伴互助的类型: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
①组织型:是指学校管理者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
②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3)同伴互助的活动方法:
①对话:可交换信息、可共享经验、可深度会谈、可探讨、可辩论、可质疑、可答疑。
②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个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共同的研究目的,也有各自的研究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③帮助: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亟待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基本要求。
3、专业引领行为:
(1)专业引领的意义:
专业引领主要是指科研人员、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校本教研的介入。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因为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
(2)专业引导的方式:
专业引领是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引领的主要方式有——
①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
②靠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的指导,通过他们,提炼聚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归内,设计改进的策略,验证教学研究的成果。
专业引领就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等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其中以教学现场指导为最有效的形式。专业人员介入校本教研,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导是为了不导”,要立足于提高教师独立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要大力倡导“平等式的对话”、“讨价还价式”的学术研讨。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法是:“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行动研究的主要特性是: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工作者主动变革的需要;研究目的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现实;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者,以研究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乃至学生家长间相互合作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的动态性、发展性和螺旋式上升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