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 正文

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663

概要:和吃饭、睡觉一样,任何一个健全的人都必须思想、必须说话,只要嘴一张,便是属于语文的范畴了,所以语文实际上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如此,学语文和用语文就不是两件事了。人们咀嚼和走路,没有依靠高明的老师,而是在使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养成习惯,只要习惯养成了,学也罢,用也罢,都不再是难事。学语文也是如此,一曝十寒不可取,持之以恒方成功,关键还是在使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养成习惯。习惯是耄耋桌上色清而味淡的茶水,是旅客包里被摩挲得发毛的地图,是被醉鬼打翻在床前的烈酒,是从烟鬼嘴里袅袅升起的烟雾。习惯是多年的积淀,养成不易,改变也难;习惯有好有坏,好习惯对学习和工作大有裨益,坏习惯只能让人收获失败和悔恨。学好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比如规范地书写、善用工具书、多读多背、勤于练笔、反复修改等等,但有一种习惯却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就是虚心。只有虚心,才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也只有虚心,才能剥离轻狂、追求大度,才能容得下古人、今人和老人。否则,我们就很容易产生错觉——正像我对叶老的浅薄的认识。四、切忌“嚼饭喂人”大凡做了父母的,都有过“嚼饭喂人”的经历。孩子太小

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和吃饭、睡觉一样,任何一个健全的人都必须思想、必须说话,只要嘴一张,便是属于语文的范畴了,所以语文实际上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如此,学语文和用语文就不是两件事了。人们咀嚼和走路,没有依靠高明的老师,而是在使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养成习惯,只要习惯养成了,学也罢,用也罢,都不再是难事。学语文也是如此,一曝十寒不可取,持之以恒方成功,关键还是在使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养成习惯。习惯是耄耋桌上色清而味淡的茶水,是旅客包里被摩挲得发毛的地图,是被醉鬼打翻在床前的烈酒,是从烟鬼嘴里袅袅升起的烟雾。习惯是多年的积淀,养成不易,改变也难;习惯有好有坏,好习惯对学习和工作大有裨益,坏习惯只能让人收获失败和悔恨。
学好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比如规范地书写、善用工具书、多读多背、勤于练笔、反复修改等等,但有一种习惯却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就是虚心。只有虚心,才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也只有虚心,才能剥离轻狂、追求大度,才能容得下古人、今人和老人。否则,我们就很容易产生错觉——正像我对叶老的浅薄的认识。
四、切忌“嚼饭喂人”
大凡做了父母的,都有过“嚼饭喂人”的经历。孩子太小,吞咽困难,父母为了孩子不至于被呛,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但是如果孩子大了一些,父母还如此,就大可不必了,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永远不会吃饭。也许这种现象实际存在的很少,但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却是很多的,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最该明理的人。
比如教师。教师“嚼饭喂人”表现在上课前恨不得把文本分解得丝丝缕缕,在课堂上惟恐漏讲了一点一滴,所以使出浑身解数,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吃饱。“嚼饭喂人”的教学其实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为追求讲得透彻而常常满头大汗,学生为记的清楚而常常头昏脑胀,但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只吃到极少的一点鱼,至于捕鱼之法却一窍不通。其实就语文学科而言,是最该反对“嚼饭喂人”的,因为文章的妙处,贵在读者自得。虽然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初,的确需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基础,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感悟和理解,这就如食物甘美,衣服轻暖,各自领会,难以告人。即使你大讲特讲“甘美”和“轻暖”的含义,但也只有让别人自己去品味、去穿着,才能体会到出甘美的味道和轻暖的感觉。所以,在教学中,与其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还不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当然,“嚼饭喂人”的不仅有教师,也不只今日才有。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理》里就认为归有光、唐慎之等人的评点文章犯有这种毛病。他说做学问的如果读出了点滴体会后,不是更深入的寻根问底、探究规律,而是急于成文拿给别人看就是“嚼饭喂人”,这种做法不是治学者应有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是“多言读书养气之功,博古通今之要,亲师近友之益,取材求助之方”,至于文辞工拙,不过举一反三,称情比类,令读者“得意文中,会心言外”。章学诚这里强调的实际上是要注重方法,要让读者在方法上得益。
让孩子吞下食物,让学生懂得字词,让读者明白意旨,这是“嚼饭喂人”的良苦用心,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咀嚼,学会阅读,学会探究,所以我们在生活里、教学中、做学问时切忌“嚼饭喂人”。 

〖作者简介〗   李朝林    男     一九七一年一月生于涪陵。九四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重庆市涪陵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涪陵区中语会暨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会员,曾有数篇论文入编或公开发表。
通讯地址:重庆市涪陵中学              邮编:408100          
电话:(023)72102743                    E-mail:  chaolin708@sohu.com
  

上一页  [1] [2] [3] [4] [5]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关于作文:不看痛心,看了伤心。
《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相关文章
  1. 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
  2.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
  3.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
  4.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
  5.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从“以意逆志”到“望文生义”